人民网
人民网

湖北竹溪:“金叶”飘香处 共富路正宽【4】

2025年08月07日09:34 |
小字号
泉溪镇召开烟叶打顶现场会。魏强摄
泉溪镇召开烟叶打顶现场会。魏强摄

盛夏时节,走进湖北省竹溪县的万亩烟田,连片的烟叶郁郁葱葱,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烤房旁,烟农们正忙着编杆、上架,金黄的烟叶在烘烤后散发出阵阵醇香,映衬着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今年烟叶长势好,烘烤出来的品质也高,多亏了烟草局的同志们一路帮忙!”兵营镇登高村青年烟农李正抹了把汗,指着自家刚出炉的烟叶乐呵呵地说。

抗旱保苗“并肩战”,金色希望“稳得住”

今年4月,湖北竹溪县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正值烟叶移栽的关键时期。

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抗旱工作部署,迅速行动、科学施策,全力保障烟叶移栽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制定《烟叶抗旱移栽作业指导书》,建立责任到人的包保机制,并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协同发力,统筹调配水源、设备及技术资源。组建抗旱专班开展巡回督导,组织现场培训确保移栽标准,同时动态监测墒情,适时实施人工增雨。竹溪县局(营销部)共计筹措抽水泵25台、水管2万米、注水一体机20台、水箱100个、水罐30个、电缆线1000米等抗旱物资,为烟叶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他们和咱们一起扛水管、修沟渠,半个月救活了6000多亩烟田。”回忆起当时场景,桃源乡黑漆沟村烟农胡作秀眼眶发红,“要是没了这些叶子,一家人辛苦就白费了。”

物资补贴“添底气”,技术指导“解难题”

竹溪县是鄂西北山区县,烟叶种植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过去,由于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抗旱能力弱,不少烟农的收入并不稳定。

今年以来,为提升科学种植水平,竹溪县局(营销部)组建技术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程“面对面”“手把手”教学指导。从育苗移栽到精准打顶,从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控,技术员们把“田间课堂”开到烟农身边。“以前凭经验种烟,现在学会了新技术,每亩能多收两三成哩!”丰溪镇桃花山村烟农高维平在田间现场会上感慨道。截至目前,竹溪县已召开技术培训会42余场,惠及烟农千余人。

“技术人员不仅手把手教我们种烟技术,今年还用上了新烤房设备,烟叶长势比往年好多了!”据悉桃源乡茂古坪村烟农陈正国满脸喜悦地说。据悉,竹溪县局(营销部)今年打出“补贴+技术+服务”组合拳,投入专项资金260万元,采取“分村组、错时段”的方式精准发放肥料、地膜等生产物资,并新建211座现代化烤房,全面提升烟叶烘烤条件。

产业链上“谋长远”,共富画卷“徐徐展”

增收不止于田间。在湖北省竹溪县丰溪镇桃花山村,绿意盎然的育苗大棚里,烟农们正娴熟地采摘着饱满的辣椒,这幅“烟菜共生”的生动图景,正是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创新“烟叶+N”复合种植体系的缩影。

“烟叶移栽后,我们立即组织烟农轮作辣椒、豇豆等蔬菜,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盘活了设施资源。”丰溪烟叶收购站负责人杨保介绍。竹溪县局(营销部)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将单一烟叶生产拓展为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生态链,让“闲田期”变成“收获季”。

竹溪县桃花源烟叶合作社依托“慧南山”品牌,将产业链从烟叶延伸至香菇、天麻、中华小蜜蜂等特色种养业,为烟农增收注入强劲活力。合作社社员刘金花欣喜地说:“烟秆加工成生物质燃料,轮作蔬菜直供超市订单,现在一块田能挣好几份钱!”

从烟叶育苗到大棚蔬菜,从废弃烟秆循环利用到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竹溪县通过“主业带副业、一田多收”的现代农业模式,真正把烟田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富民新路。

一片叶子富一方人。夕阳下,连片的烟田泛起金色波浪,烤房升腾的袅袅轻烟里,升腾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秦文静)

(责编:王郭骥、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