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湖北頻道|熱點專題


湖北跑出轉型發展新紀錄

  地處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湖北十堰的發展渴望更加迫切,“決不能守著青山綠水苦熬”。但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十堰的環保“緊箍咒”也比很多地方更嚴,凡是新污染項目絕不能上,還關停並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300多家! [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04日 01 版)

湖北扶貧搬遷求准求實

  土坯房已成危房,從半山腰下來要走一公裡羊腸小道,就這樣邢登武也不肯搬家,“沒地可種還叫啥農民?” [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3日 01 版)

想法子 找路子 賺票子(2016,我們脫貧了)

  “沒想到這‘窮帽子’還真摘掉了!”幾天前,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洞耳河村村民李永蘭,在脫貧登記表上摁下了鮮紅的手印。
  兩年多前,干部到家裡動員脫貧時,李永蘭根本沒上心:婆婆年過八旬,丈夫二級殘疾,兩個女娃都還在上學,家裡滿打滿算也就人均8分山田,“咱就是個窮苦命,能有啥辦法?” <<<詳細

湖北荊門:樹親清關系 植產業沃土

  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第一,實有企業類市場主體總量增長率第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落地項目數第一……隨著長豐獵豹汽車、金泉新材料新能源動力電池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順利布局,2016年,荊門一躍成為湖北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翹楚。
  荊門實體經濟為何熱氣騰騰逆勢而進?是工業底子厚?恰恰相反,荊門是湖北農業大市,產業向來唱的是化工、農產品加工“二人轉”。是區位優勢強?荊門是全省唯一不通高鐵、動車的市州。 <<<詳細

航天日·科普課

  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應用,展示航天技術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普及航天知識,培植創新文化,激發探索熱情,推動航天事業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為慶祝航天日,中國航天科工四院紅陽公司團委在航天幼兒園開展了一場題為“航天娃娃愛航天”的科普課,帶來的火箭模型讓孩子們激動不已。 <<<詳細

舒卷綠色文明圖畫

三千裡漢水自秦嶺奔騰而下,即將與長江交匯之際,轉身回望,勾勒出美麗的漢江灣。
  這裡,產出了武漢第一塊肥皂、第一桶油漆,最多曾聚集300余家工業企業。
  今天,百年老工業基地脫胎換骨。99家化工企業全部遷離,沿江而立的煙囪消失了,10余公裡蔥郁森林取而代之,江灘上集聚起電子商務產業、養老、教育、衛生公共服務機構。
  萬裡長江,華麗轉身的何止一個漢江灣? <<<詳細

農民變股東 家家能分紅

  “要看仔細嘞,多了解黨的好政策!”因為試點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湖北省京山縣新市鎮城畈村支部書記庹大明嘗到了政策的甜頭,從此養成看電視新聞的習慣。臨近黨的十九大,他看得格外上心。
  洋溢著喜迎盛會氣息的城畈村,改革落地生根的聲音清晰可聞。 <<<詳細


隨州品牌 越跑越歡

  國內市場每10輛專用車,就有1輛產自湖北隨州。然而,一台售價二三十萬的罐車,利潤一度僅500余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一個重要論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單純靠拼規模、拼價格,隻會走進死胡同!隨州這些年不斷擦亮‘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品牌、厚植特色發展優勢的過程,就是對這個論斷的生動注解。”隨州市委負責同志說。 <<<詳細

武漢 讓人才適意棲居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大四學生宗言已簽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研究所。來自雲南昭通的她,選擇就業地時,曾優先考慮“北上廣”,不久前的一次招聘活動讓她改變了想法。
  11月12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等一行來到華中科技大學,與上千名高校學子面對面,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並啟動校園巡回招聘首場活動,誠邀大學畢業生留武漢創業就業。 <<<詳細

面對面交流 心與心碰撞

  “今天來,是跟大家互動交流,就學習十九大精神談談心得體會。”在文學院圖書室,幾張自習桌拼在一起,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和上百名師生圍坐四周,開始了談心。


長江經濟帶 又添一點“綠”

  1月21日,湖北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高票通過《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這是長江經濟帶地方人大出台的第一件關於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

長江第一橋 三代養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