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這裡就是戰場!(一線抗疫群英譜)
——記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2月17日上午,1200名軍隊醫護人員先后乘運輸機和火車抵達武漢。至此,軍隊增派的2600名醫護人員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線。
“全軍要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習近平主席對軍隊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一聲號令風雷動。全軍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緊急抽組精兵強將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不怕犧牲、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疫情防控一線,鮮紅的黨旗軍旗高高飄揚,白衣戰士們爭分奪秒救治患者,體現著人民軍隊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展現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擔當,書寫著人民子弟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
除夕夜,軍內某醫院呼吸內科醫護人員在給醫院黨委的請戰書上,摁下29個紅手印。
“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們隨時聽候調遣,願奔赴一線貢獻我們的力量!”
他們請戰的理由,透著一股“舍我其誰”的力量:這是一支有優良傳統、參加過抗擊非典的醫療隊伍,具有豐富的抗擊疫情經驗,救人民於危難,他們責無旁貸。
軍隊的白衣戰士們沒有猶豫、沒人退縮,一個個鮮紅的手印,昭示著他們的決心。
這個除夕夜,本是萬家燈火、闔家團圓之時。來自天南海北的450名軍隊醫護人員,放棄假期安排,火速馳援武漢,進駐感染患者病例多、醫護人員壓力大、醫護力量迫切需要加強的地方醫院。
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醫療隊隊員馬凌許下刷屏網絡的誓言:“在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一定護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諶磊是火神山醫院的一名護士。他接到馳援武漢的任務,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出征金銀潭醫院﹔2月13日,他的妻子、西南醫院護士張歡也馳援武漢。
同在一座城市,各自忙著戰“疫”。緊張工作之余,他們每天通過電話匆匆聊上幾句。
“多動聽的情話也比不上一句保重。咱們夫妻齊心、合力斷金!”諶磊在電話裡對張歡說。
共同戰斗、互相激勵,是同在武漢卻無法見面的軍醫夫妻,最特殊的浪漫。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他們義無反顧地沖向前線。2月2日,1400名軍隊醫護人員進駐火神山醫院﹔2月13日和2月17日,軍隊分別增派1400名和1200名軍隊醫護人員來到武漢、支援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
至此,軍隊已派出4000余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們來自解放軍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具有豐富的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不少隊員還執行過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2008年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疫情等任務。此外,駐武漢地區的軍隊醫療單位也積極投身抗疫斗爭。
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網友們紛紛點贊:“看到人民子弟兵,就一個感覺:踏實。”“‘解放軍’三個字對中國老百姓意味著絕對可靠、絕對可信、絕對能贏!”
“戰場沖鋒,哪有那麼多時間睡覺”
你見過穿尿不濕工作的醫生嗎?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在支援漢口醫院重症監護室基礎上,增加接診患者數量,醫療隊超負荷運轉。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救治病人,一些醫護人員隨身准備了尿不濕。
醫療隊隊員朱麗香介紹:“進入重症病房,一次至少6個小時,上廁所隻能靠尿不濕。最長的一天12小時沒喝過水。”
第一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戰場,來不及休整即投入戰斗。
1月25日凌晨3點半,隊員宋彩萍終於結束了第一天的工作。回到房間卻睡意全無,一刻不歇地清物資、查資料,不知不覺天色已白。上午7點多,一夜未眠的宋彩萍又開始帶著隊友們分類清理物資,為轉場做准備。
為爭分奪秒收治病人,宋彩萍帶著幾名曾跟她一起抗擊過埃博拉病毒的醫護人員,繪制傳染病防護流程路線圖。為了讓區域劃分和進出路線更加科學,他們將圖紙修改了十幾遍。不眠不休中,不到24小時就完成了改造任務。
有隊員給她算了一筆時間賬:1月25日到1月28日,宋彩萍累計睡眠時間不到7個小時。宋彩萍說:“戰場沖鋒,哪有那麼多時間睡覺。”
軍隊的白衣戰士們,沖鋒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個人都帶著家人的牽挂。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們記住了一個懂事的孩子。
“爸爸,雖然每天見不到你,但是我不怪你,我知道,你在和叔叔阿姨們一起打怪獸,是為了救治更多的人,你在我心目中是大英雄!”
收到妻子發來的10歲兒子的作文,中部戰區總醫院醫生楊波感動落淚。妻子告訴他,兒子現在長大了,會幫著照顧不滿周歲的妹妹了,還會學著大人模樣囑咐身患尿毒症的爺爺吃得清淡一點……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們記住了臉上滿是壓痕的醫護人員。
一個班次下來,火神山醫院護士郭瑋摘下護目鏡和口罩,額頭、臉頰處的壓痕清晰可見、許久不散,周遭的皮膚已開始過敏紅腫。
每次戴口罩,患處疼痛都會加劇。看到戰友為自己拍下的照片,愛美的郭瑋哭了:“不知道自己變成那個樣子了。”網友安慰道:臉上的印痕有多深,對人民的愛就有多深。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們還記住了面對鏡頭不肯說出姓名的女護士。
這位戴著口罩的年輕姑娘,不願讓媒體報道她的名字,原因是怕媽媽看到了會擔心。
連日高強度工作,穿著悶熱防護服的沈雪幾近虛脫。細心的領導考慮到沈雪的身體狀況,把她換到半污染區工作。第二天,身體剛剛好轉的她就申請再次回到ICU病房。
“我是呼吸科護士,在最危險的時候更應該陪在患者身邊。”她這樣說。
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役中,軍隊的白衣戰士堅守在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前線,成為人民群眾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武漢,今夜不再孤獨”
2月15日,火神山醫院,又有4名治愈患者出院。
駛離醫院的車即將關門時,幾名治愈患者和醫生們紛紛張開雙臂,在幾米的距離之外互相“擁抱”。風雪中,車子緩緩啟動,醫生趙玉英跑到車窗前向出院患者揮手告別。一向笑容可掬的她,已是淚眼婆娑。
“我們傾注了太多心血,已經把患者當成了親人。”平復心情后,趙玉英說。
還是火神山醫院。
2月16日,一則該院醫患交流群的聊天截圖被大量轉發。交流群剛剛建起來時,群裡的話題都是治療方案和解答。后來,群聊的“畫風”逐漸變了。
醫生問:“生活上有什麼需要的?可以幫大家買!”
患者“跟帖”留言:“頭發成團了,需要洗發露。”“我需要扎頭發的橡皮筋、指甲剪、肥皂……”
一名患者說:“軍人都是好樣的!疫情結束后,請你們吃熱干面。”群裡的“煙火氣”漸濃,暖意在醫生和患者心間流淌。
軍愛民,民擁軍。抗擊疫情這段時間,一句歌詞被不斷提及:“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的精心救護!”2月9日上午,在武警湖北總隊醫院重症區,身著防護服的衛生防疫科主任醫師黃團新走過來時,患者老夏一眼就認出來了。老夏緩緩舉起右手,敬了一個不規范的軍禮。
58歲的黃團新,持續高強度的工作已有近一個月時間。雖然極度疲憊,但在每天查房時,他依然熱心、耐心地對待每一名患者。“看著患者的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笑容越來越多,我就覺得不辱使命。”這位曾參加抗擊非典等多次重大任務、有著34年黨齡的老黨員說。
在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時,一名年長的患者問護士劉麗:“你們是解放軍吧?”三級防護下,劉麗說不出話,隻能點點頭,比了一個“OK”的手勢。
這名患者豁然眉頭舒展,鬆了一口氣。看見這樣的場景,劉麗卻鼻子一酸,她意識到:絕對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與子同裳,並肩作戰,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強力量。
軍地齊心的武漢城,我們被一篇作文感動。“武漢,今夜不再孤獨,媽媽和她的同事們來了!解放軍來了!”春節期間,一篇題為《最不尋常的寒假》的作文被大量轉發。這篇作文的小作者,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夏海珍的孩子楊夏雨。
軍地齊心的武漢城,我們被一段歌聲鼓舞。在金銀潭醫院,一些患者情緒低落,醫護人員當著大家的面,在防護服上寫下“加油”二字。
就在此時,病房裡傳來《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很快,從一人到多人,從一個病房到整個病區,越來越響亮的歌聲讓很多醫護人員和患者熱淚盈眶。
護士付靖說:“隻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驅除疫魔!”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疫情面前,有沖在一線的子弟兵、有這些勇敢堅毅的革命軍人,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本報記者賀廣華、汪曉東、李龍伊、程遠州、鮮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19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