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亮相《故宮賀歲》,五期節目揭秘宮裡過年習俗

2020年03月28日23: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去年的“紫禁城過大年”盛況還意猶未盡,今年故宮又將以視頻節目《故宮賀歲》迎來新年。

記者從27日的發布會獲悉,由故宮博物院、騰訊出品,故宮出版社、騰訊新聞聯合制作的視頻節目《故宮賀歲》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每周1集,每集時長30分鐘,共推出5集,通過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播出。

節目形式以主持人竇文濤與故宮博物院相關專家,參與節目的嘉賓王剛、馮唐、羅晉、詠梅、王佩瑜一起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通過對這些習俗的講解與再現,讓公眾對傳統的過年方式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與了解。

附:《故宮賀歲》分集簡介

第一期:乾隆的朋友圈嘉賓:王剛

主要講述清代宮廷新年舉行的一場重要聚會——重華宮茶宴。主持人竇文濤與嘉賓王剛在故宮宮廷史專家王志偉的帶領下,進入乾隆曾經的潛邸重華宮,在對建筑和文物的探尋中,探討有關君臣關系以及文人雅集的故事,並復原乾隆特制的“三清茶”。

第二期:宮裡的團圓飯嘉賓:馮唐

內容以紫禁城乾隆時代的新年家宴為主,竇文濤、馮唐在故宮副院長任萬平的帶領下,進入到三個與清代紫禁城家宴有關的宮殿或場景,實地探訪故宮傳統新年家宴,從國到家再到個人,由此延伸探尋闔家團圓之日的紫禁城口味和情感,以及宮廷家宴的禮儀制度。

第三期:最美的春節嘉賓:羅晉

本集主要講述清宮新年從臘月開始的一系列宮俗禮儀,以一幅清代過年的畫《春生詩意圖》為線索,探尋紫禁城裡過年的禮制儀典和傳統習俗。紫禁城裡“福”字、春聯與民間有什麼不同,元旦盛典皇帝拜年和開筆儀式背后的禮制和情感。我們將在故宮專家的帶領下,以物為線,在對建筑與文物的探尋中,探討有關傳統年俗、家庭團聚的故事。

第四期:節物寄情嘉賓:詠梅

中國人過年講究禮尚往來,紫禁城裡過年會准備什麼禮物?本集圍繞“器以載道、物以傳情”的核心主題,與關於“紫禁城裡的年物與年禮”的追問,結合過去的紫禁城新年期間,各種代表著吉祥寓意、美好祝願的物品,如太平有象、如意、寶石盆景、歲朝圖,以及一些特殊的祭祀用品,比如供香的擺放、使用等,探問這些年物、年禮背后隱藏的后宮、君臣、父子、夫妻情感,探問傳統國人以物寄情、以物達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后的,種種文化背景與精神內涵。

第五期:宮廷春晚嘉賓:王珮瑜

現代人過春節的娛樂方式多種多樣,在過去的紫禁城裡大年過年都玩兒什麼呢?本集從今年剛剛發現的一張道光年間的戲單說起,來揭密皇帝的“春晚”,了解清宮裡在過年期間如何大戲連台,皇帝和家人們如何看戲追劇,歷代清朝皇帝又如何以總策劃或總編劇的身份介入戲劇創作,紫禁城外的冰戲、焰火表演,以及這些娛樂方式如何滿足皇帝對個人、對家人、對國家的多重情感與宣傳需要。(應妮)

(責編:張雋、關喜艷)

微信公眾號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
近來,還有許多事情記挂在總理心間,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內容︱每日為您展現更多有料內容

視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