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跟著唐詩宋詞去旅游)

本報記者 田豆豆
2020年03月28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 曉

  孟浩然(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作於湖北襄陽的鹿門山,當時,詩人是一位山中隱士。難怪,也隻有身處“慢生活”中的隱者,才有那樣閑適的心境,去對大自然“側耳傾聽”。

  走進鹿門山(上圖,王虎攝),仿佛隔絕了塵世的喧囂,滿目隻見蒼翠欲滴,兩耳隻聞鳥鳴不絕。在這“環繞立體聲”的大自然音響中,腳步不覺放慢了許多,每隔一段路程,都可邂逅一段典故、一處風景,讓你駐足片刻,小憩一番。

  比如一片竹林,名為竹林禪境,暗含孟浩然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一個小亭子,名為“詩星閣”,源自盧延讓的《吊孟浩然》“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

  一處鹿門寺,便是此山得名的古寺。

  而孟浩然當年究竟隱居何處?到“浩然書院”可一探究竟。

  “山寺鐘鳴晝已昏……余亦乘舟歸鹿門”。景龍二年(公元708年),20歲的孟浩然離開襄陽城南的澗南園,隱居鹿門山發憤苦讀。

  浩然詩院為后人在故居舊址上復建而成,坐西面東,四進院落。院中種有詩人敬仰效法的鬆竹梅,鬆下有一石雕,孟公手握長卷,醉臥山林,暢懷淡然,栩栩如生,名為“白首臥鬆雲”。

  “浩然書院”旁便是“孟園”,對著大門的影壁上,便刻有襄陽知名書法家所寫的《春曉》,字字鎏金,醒目洒脫。屋內牆壁上,寫著詩人孟浩然的生平事跡,趣味典故。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28日 05 版)
(責編:張雋、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