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獲高口碑 勾勒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圖鑒

2020年04月02日10:01  來源:文匯報
 

  熱播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收獲9.1分高口碑

  詩意筆觸勾勒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圖鑒

  ■本報首席記者 黃啟哲

  眼下,一檔名為《人生第一次》的紀錄片正在東方衛視及多家網絡平台同步播出,豆瓣網友打出9.1分。這部由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以出生、求學、上班、結婚、退休、告別等12個人生橫斷面,勾勒出普通人的一生。鏡頭裡,既有大都市為生活奔波的白領,也有邊遠山區留守兒童,還有身患小兒麻痺症的殘疾人,用他們真實而動人的“第一次”,勾勒出每一位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圖鑒。

  人的一生,擁有許許多多個“第一次”。對於這樣一個熟悉的命題,引發觀眾共鳴、渲染感動不算難,但是要拍出新意,在感動之余道出人生命題的豐富意涵並不容易。而許多觀眾,也“怕”看關於人生主題的紀錄片,他們所懼怕的,是生老病死所必須面對的殘酷與悲情。《人生第一次》聚焦的是面對困境甚至生死抉擇的普通人,卻用溫情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他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凝結了中國人生活中的詩性光輝。面對高風險的心臟手術,准媽媽在夢中喚出雙胞胎的名字——春和、景明。來自《岳陽樓記》的“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道出為母則剛的堅毅與祈願。“雙十一”購物狂歡中,你可能不知道,屏幕背后那句“親,有什麼我能幫您”,可能出自一位全身95%燒傷的殘疾客服。

  在網上引發廣泛共鳴的《長大》,是第三集中留守兒童人生第一次寫詩的故事。對於每一個中國孩子來說,課本中一定少不了各種需要背誦的古詩詞和現代詩。詩歌的傳統在中國綿延千年,滋養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然而,面對升學壓力,培養詩歌寫作,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讓人意外的是,在雲南邊遠山區的一座中學卻特別為留守少年設置了詩歌課程。在支教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坐在山野之中,把葉子卷成筒仰望天空,用詩性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一片養育自己的土地。“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老枯樹,在夜裡,長出一根新枝丫。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孩子們的詩歌“處女作”,沒有華麗的詞藻與精致的結構,笨拙的韻腳與稚氣的字裡行間裡卻透著清新與純真,讓觀眾贊嘆不已。

  不過,紀錄片所致力展示的,並不是培養“未來詩人”。尤其是對這群留守的兒童來說,詩歌寫作不能為升學帶來直接幫助,甚至學生中隻有一半人有機會考入高中、走出大山。詩歌,更像是上給另一半未來繼續留守的——學詩歌的孩子,不會去砸玻璃。詩歌給了他們青春期情緒宣泄的出口,也把生活的困境化作前行的動力。一次遠程的視頻通話,女孩把自己人生中第一首詩,分享給外地打工的母親。那段“母親去廣東的時候,我把我的鞋放在了母親鞋的旁邊,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讓觀眾與母親一同淚如雨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擔任紀錄片解說的,是活躍在熒屏的演技派,比如影視話劇均獲不俗口碑的辛柏青、《雙面膠》裡的“上海女婿”涂鬆岩,還有眼下熱播劇《下一站是幸福》裡的“搞怪舅舅”王耀慶。他們既是普通人美好故事的講述者,同樣也是這群劇中人的第一批觀眾。過去習慣於演繹悲歡離合的演員,被眼前叫做“真實”的普通人所征服,最終所完成的二度演繹,構成了紀錄片的B面。於是有了涂鬆岩“如果我兒子出生時有你們的紀錄該多好”的感慨﹔有了王耀慶反復咀嚼小學生詩句之后,給出的那句有力結語——詩歌,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它有可能,改變一個人。

(責編:張雋、關喜艷)

微信公眾號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
近來,還有許多事情記挂在總理心間,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內容︱每日為您展現更多有料內容

視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