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中國航天開啟空間站時代(記者手記)

2020年05月11日07: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標志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的最后一步——空間站時代已經到來。這是極其復雜、極具挑戰性的一步,但巨大的收獲也是無可比擬的。空間站和航天技術自身的飛躍,將帶動眾多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進步和突破,使航天成果廣泛應用。如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所說,太空有廣泛的機會來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提升科技進步的水平。中國空間站無疑會加快人類探索、開發、利用宇宙的步伐。

  與航天強國相比,中國空間站建設起步不算早。從時間上看,1998年,國際空間站發射了第一個模塊,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比國際空間站晚了20多年。從規模上看,中國空間站三個艙段再對接兩艘載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加起來90多噸,規模比400噸級的國際空間站小很多。國際空間站可擴展設計、兩自由度太陽翼等技術特點都值得學習。

  但中國的空間站也具備自己的優勢,利用當代技術成果,充分考慮了技術進步對於航天發展的作用,在能源技術、再生生保技術、空間探測技術以及科學研究設備等各個方面,都集中了這20多年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成果,可以說是站在一個更高的技術和科學起點上。同時,規模由需求決定,中國空間站在論証及研發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科學家的需求,目前的規模能夠滿足空間科學研究的需要,有望比過去類似規模的空間站完成更多的太空實驗。

  建造空間站是中國在近地空間的一個壯舉,也是進一步實現載人登月、火星探測等深空探測的技術基石。機遇和挑戰並存。帶著好奇心,以智慧和勇氣為雙翼,中國人探索浩瀚太空的夢想將一往無前。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1日 19 版)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