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坭興陶技藝傳承人李人帡——

六大技法 精雕細刻(工匠絕活)

本報記者  張雲河

2020年07月24日07: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絕活看點】

  泥,一江兩岸,各不相同﹔挑,精雕細刻,行雲流水﹔燒,火中求寶,變幻多姿。摟、揮、轆、挑、熎、光,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坭興陶六藝,廣西欽州的李人帡,數十年如一日,傳承著這門傳統技藝﹔其作品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杰出手工藝品徽章”。

  

  柔和的燈光下,粗糙有力的大手捏著一根細長的雕刻刀,在陶坯上刻出一道道圖案……眼前這個神情專注、以刀代筆的老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坭興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人帡(見圖,嚴立政攝)。

  “這叫做‘挑’,講究精雕細刻,一氣呵成。”說完,李人帡鼓起腮幫子一吹,陶屑紛紛散落,露出紋路的本來面目。他數十年來精研於此,熟練掌握線刻、堆雕等雕刻八法,或剔或刮,或鏟或鏤,行雲流水,游刃有余。

  摟、揮、轆、挑、熎、光,是廣西欽州坭興陶六大技法:採集配制,去粕存精,為摟﹔加水攪拌,濾水濾氣,為揮﹔輪盤制作,整型成坯,為轆﹔裝飾雕刻,極盡精妙,為挑﹔掌控火候,窯火三煉,為熎﹔刀石磨蹭,脫皮顯肌,為光。

  少年時代,李人帡聽說江對岸有陶廠,就自學游泳過江,踮著腳,眼巴巴地看著老師傅制陶。“得空就弄點泥巴,捏個泥人,往泥人身上涂點‘零件’,畫點花樣。”后來,他自己琢磨著做泥塑,沒成想,大伙兒特別喜歡。“大家的肯定,是我之后一直做坭興陶的動力源泉。”

  李人帡制陶,貴在用心。他常念叨八個字:“秉遵師道,不忘初心。”遵師道,先得尊重這一抔陶泥。這泥了不得,綠色環保,鉛鎘溶出量為零,用這種泥制成的陶具耐酸、耐鹼、防潮、保鮮。欽江東西兩岸,泥質不同:“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東泥得遮陰避日,小心存放﹔西泥則可以露天儲存,日晒雨淋。李人帡說:“對不同泥的特性,要心中有數才行。”比如,小件的茶具,應選擇細膩、光潔度高、玉質感強的﹔大件的花瓶,應選擇粗糙、收縮低、強度大的。“選材稍有不當,很容易出次品,甚至變形開裂。”

  坭興陶還有一絕:熎。欽江古龍窯,位於欽江東岸,狀似長龍,頭低尾高,脊背兩側開有近百隻火眼。燒窯時,從龍口點火,鬆枝助燃,燒整整一天一夜。“觀火色最是關鍵,等到‘金黃色’,這一眼就燒完了。”這時,立即封閉火眼,燒下一眼,自頭至尾,梯次上移,稱為“趕火”。直至燒完最后一眼,停火降溫,一天后即可出窯。

  燒制過程中,陶品胎體表層可能會發生“窯變”。鐵紅色的坯體會呈現出天藍、古銅、墨綠、紫紅等多種顏色,甚至出現天斑、虎紋等紋路變化。“正是因為‘窯變’豐富,坭興陶從不施釉。”李人帡說。

  不過,記者卻在一處地方發現了釉。窯火未起時,鑽進古龍窯,手電一打,漆黑的窯洞閃起了光。定睛一看,原來是經年累月,煙熏火燎,使窯壁覆了一層厚厚的釉,在燈光的照射下,發五彩光。用手一摸,溫潤、堅硬。在這狹窄逼仄的空間裡,仿佛能聽到幾個世紀裡匠人開窯的吆喝聲和噼裡啪啦的燒柴聲……

  李人帡制陶,難在堅守。1998年,一家外地企業用12萬元的年薪挖李人帡,他堅持沒有走。后來,坭興陶復興,他和同事們去外省考察,引進電窯,改進技術,使“窯變”成功率大大提升。現在,廣西欽州坭興陶從原來幾十人發展為如今從業人員約兩萬人的大產業。

  李人帡有一件名為“高鼓花樽”的作品,2006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杰出手工藝品徽章”。它以廣西古代銅鼓、長鼓為造型,刻飾翔鷺、野鹿飛奔往來,古人競舟、舞蹈歡快場景,正如坭興陶本身一樣,充滿著勃勃生機。

  “別看我上了歲數了,可我手腳能動,戴上老花鏡,眼睛也管用。干了一輩子坭興陶,也放不下它。”忙碌了一天的老漢,放下雕刻刀,進了院子,跨上電動車,把一個用得都破了皮的小黑包放進車兜裡,回家去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4日 06 版)
(責編:張穎、周恬)

微信公眾號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
近來,還有許多事情記挂在總理心間,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內容︱每日為您展現更多有料內容

視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