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調解優先治“未病” 武漢積極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

2021年07月20日09:26 | 來源:湖北日報
小字號

2020年,武漢市成功獲批第一期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市域社會治理“武漢經驗”兩次在全國重要會議上交流。

今年3月26日,武漢市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部署實施“創新攻堅年”行動。啟動編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五年規劃(2021-2025)。在市級層面打造“前線指揮部”,將中央、省委提出的工作指引細化為313項具體舉措,明確任務清單、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

7月9日,武漢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漢陽召開。各單位分別介紹先進經驗,亮點紛呈。

調解優先治“未病”

基層治理千頭萬緒,如何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上線“社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系統”(“法指針”)。將“法指針”小程序嵌入“武漢微鄰裡”端口。武漢居民通過“微鄰裡”進入“法指針”,線上提出法律咨詢,后台15分鐘內有專業律師解答。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搜索“法指針”小程序。在該程序頁面,有法律咨詢、我要調解、普法視頻以及案例文章等板塊。點開法律咨詢,頁面自動跳轉到所在社區,該社區律師正線上值班。提出問題,5分鐘內,社區律師一對一解答,並提出建議。

“如果社區律師因故沒有回答該問題,系統會把該問題推送給律師服務團。律師服務團由全市名優律師和領軍人才律師組成,他們會在15分鐘以內給出解答方案。”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武漢市先后打造了硚口區“五和”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武昌濱湖社區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黃陂區“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等。青山區鋼花村街調委會主任亢鈴榮獲司法部“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榮譽稱號,田莉、劉義、黃堅等3人和武昌區司法局、江岸區司法局、新洲區邾城調委會等3家單位獲得司法部人民調解工作先進表彰。

“多元解紛 一門辦理”

走進武漢市漢陽區總面積570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這裡以綜治中心為主體,整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公共法律服務、應急管理等4個平台,於5月31日正式運營。30名來自漢陽區法院、司法局、衛健局、房管局、公証處、工會等系統的法官、特約調解員、律師等專業人員,常駐該中心,為居民提供“多元解紛、一門辦理”服務。

以前各類調解分散各地,群眾咨詢、調解、起訴、公証等要跑多處,各部門之間的銜接也不及時,現在區級中心建立后,群眾解決矛盾“隻跑一地、隻進一門”。如今,在這個“集裝箱”式市域社會治理平台,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無縫銜接,醫療損害、勞動爭議、公証調解、律師調解、行政復議等多功能匯聚,矛盾調處效率大幅提升。中心試運行以來,收到各類調解案件400余件,調解成功率超過50%。

速裁快審更惠民

公正與效率是維護司法的“生命線”。作為全國首批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地區,武漢法院改革試點一年半以來,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16.5%,簡易程序適用率64.9%,辦理司法確認案件4135件。2020年,武漢全市法院民事一、二審平均辦理天數分別減少20.1天、11.9天。

武漢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程繼偉介紹,小額訴訟程序是一種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審理方式,可有效縮短審理期限,減輕當事人的訴累,盡快實現勝訴利益。試點以來,全市法院平均審理天數為29.5天,接近法定審限的一半。

武漢市法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庭長梅飚表說,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同其他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一樣,都納入司法責任制,由案件質量考評體系進行監督、管理、責任追究。

此外,武漢市法院還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在線調解平台解決糾紛。目前,基本實現糾紛化解與司法確認“零跑腿”。(記者 湯煒瑋 實習生 肖倩 通訊員 王雨竹)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