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紅|國家網安基地打造網絡安全的“黃埔軍校”
武漢大學國家網安學院開學第一課。人民網 王郭驥攝
9月開學季,位於武漢市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多了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沉寂了一個暑假的校園又熱鬧了起來。從東湖畔到涇河畔,新學期,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專業的2000多名學子齊聚在這裡,開始新的求學之路。
實際上,不僅是學歷教育,作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也是國內首個、目前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今年以來,基地緊盯人才培育,推動形成學歷教育、在職培訓、校企合作齊頭並進的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奮力打造網絡安全領域的“黃埔軍校”。
超兩千學子入駐
“信息安全之我見,從我國創建信息安全專業二十年說起。”9月1日9時30分,在國家網安基地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新珈樓二樓,武漢大學信息安全專業創辦人張煥國教授正在給在校研究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網安學院新珈樓。武漢市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圖書館內,武漢大學信息安全專業大四的王同學正在自習,他介紹,去年從武漢大學本校搬到了網安學院后,被這裡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完善的設施設備所吸引,今年暑假選擇留在學校學習,圖書館24小時為學生服務,實驗室設備也很先進,有助於自己的學習。
去年9月7日,學院正式開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成為首批入學學生。
“今年9月,學院入駐的學生大幅增加,兩所高校加起來超過2000人。”據國家網安基地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武大和華科入駐學院的學子總人數均超過1000人,超去年四成,已引進教授博導近50人。
“目前,已基本實現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高校網安學院靶場互聯共享。”據悉,通過物理互聯高校靶場和搭建一流仿真靶場,聚合所有高校靶場的計算能力、仿真能力、分析測試能力、對抗演練能力等,實現靶場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下一步將加快實現全國10所一流網安學院建設示范高校靶場之間的互聯互通。
在“戰場”上培養人才
“武大和華科網安專業的學生整體入駐國家網絡基地,正是學歷教學與企業實踐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網安基地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的網絡安全人才存在短缺和“不好用”的問題,國家網安基地的建設就是搭建這樣一個平台,讓網絡安全人才在學歷教育過程中就能參與到企業實際案例和項目中,在“戰場”上培養人才。
網安基地培訓中心。武漢市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學生“過個馬路就能到企業實習、就業”。截至今年7月,基地已注冊企業120余家,簽約項目近70個,全國前50強網安企業已入駐過半。
“目前國家網安基地良好的產教融合發展態勢已基本形成。”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網安學院同天融信、綠盟等網安企業成立校企聯合會,先后引入航天三院、奇安信、啟明星辰等龍頭企業設立研發和培訓中心。網安基地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聯合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已合作開展科研項目100余項。
“未來,還將聘請企業領軍人才做網安學院的研究生的導師。”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探索建立“雙師制”研究生培養體系,共同開展教材編制、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等,組織企業以設立獎學金等方式加強產教交流融合。
網安人才培養走上“快車道”
網安學院不遠處,國家網安基地培訓中心在今年3月也正式投用。截至目前,20余家單位在網安基地培訓中心開展培訓班及現場教學活動共計50余場,累計規模超過5000人次。“這是全國唯一的網安人才在職教育培訓學校。”培訓中心負責人賈大文介紹。
網絡安全萬人培訓計劃由多家企業單位共同參與。武漢市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該培訓中心一期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規劃有教學樓、食堂、宿舍等。作為培訓區的教學樓包括教室40間、攻防實驗室4間、報告廳1間,可承載2800余人同時培訓。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畢業生和社會人士開展網絡安全意識、政策法規和技術培訓,並提供相應的考評和認証。
學子在黃鶴網絡靶場對戰。武漢市東西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培養更多網安人才,今年3月20日,由中央網信辦發起的“網絡安全萬人培訓資助計劃”在國家網安基地啟動實施,該計劃的落地將通過培養非學歷教育網絡安全人才,加速形成國家網安基地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作為國家級基地的承接者、實施者、推進者,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構建新型人才教育體系、創新人才培訓體系、建設引智和人才評價體系、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打造產業發展良性生態,正努力將基地建設成為國家網絡安全人才集聚高地。(周雯 張瑤 彭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