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襄陽襄州區:以人民為中心 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021年10月29日12:06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襄州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崛起。

近年來,襄州區砥礪奮進,強化政治引領,致力於改善民生,在平安建設、城鄉醫療、養老服務、交通運輸、花園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歷史性成就,圓了群眾幸福夢。

打造宜居環境

漢江、唐白河、小清河環抱處,一座現代化新城迅速崛起。高樓鱗次櫛比,路網四通八達,現代化都市景象盡顯。浩然公園裡,風景怡人,融入主城區都市生活的彩色畫卷在襄州徐徐展開。

近幾年來,襄州先后實施了老舊小區和危房改造、守護碧水藍天等多項工程,使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2019年,肖灣街道辦事處襄鋼社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四個院區實施了改造,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道路全部刷黑,綠樹成蔭,文化長廊、黨員活動室、居民娛樂室等一應俱全。

2020年,新打造的小清河西灣段生態景觀建設工程,建設有園路、休閑廣場、景觀廊架、戶外配套設施等,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水清了,岸綠了,斷頭路打通了,圓了我的宜居夢。”談起現在的生活,市民楊林高興得合不攏嘴。

改善醫療服務

該區以維護和增進全區人民健康為宗旨,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為核心,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夯實基層醫療衛生基礎,推動全民醫保擴面提標,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著力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難題,筑牢貧困患者保障網,努力實現讓廣大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為決勝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健康基石。

區衛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超介紹,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持續推進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項目建設,投資12億元用於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整體搬遷,啟動傳染病區和婦幼保健綜合大樓項目建設,連續5年每年籌資1000多萬元對鄉鎮衛生院提檔升級,投資2000多萬元對387個村衛生室改擴建,基本實現“一醫一村一室”全覆蓋。

“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政府牽頭、社會參與、家庭支持、個人負責”的健康襄州新格局已逐步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優化營商環境

該區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以“企業評價為第一評價,市場主體感受為第一感受”,聚焦追趕超越,自我提標加碼,通過不斷提高營商環境“含金量”,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夯實襄州工業經濟底盤,積蓄轉型發展動能。2020年以來,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209個,合同投資額1169.16億元。

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區戰略,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堅持資源要素、優惠政策、優質服務、領導精力向大項目集中。

“襄州區一系列有智慧、有溫度、有深度的扎實舉措,讓我們感受到服務質量的提升,更加堅定了布局發展的信心。”襄陽魯花濃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總經理蓋紹君說。

加強平安建設

該區大力實施以“走基層、抓基本、強基礎”為主要內容的“三基”工程,構建多方參與的共治機制,不斷提高基層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在社區治理上,堅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加強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探索基層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新途徑,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把平安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全面提升“平安襄州”建設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立體防控,建設“天網工程”。把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納入民生實事計劃,強力推進,形成“城鄉一體、全面覆蓋、聯網共享、高清智能”的視頻監控體系。全區選擇85個重要路口設置卡點,建立聯網報警及數字對講系統。目前,平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全部完成,密布的天網可追蹤犯罪分子的蛛絲馬跡。

織密交通路網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血脈。黃龍鎮向灣村是革命烈士謝坤犧牲的地方,在這片洒滿熱血的土地上,曾經村民和泥濘相伴、與黃土為伴。

“這些年,路越修越好,來買水果和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紅火。”向灣村村民曾德春高興地說。

冬桃是向灣村的致富產業,以往因為交通不便,冬桃要麼賣不出去,要麼爛在地裡。如今,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村民們因路脫貧、因路致富,他們踏著紅色的足跡,辦起了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

區農村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副書記、副主任姚勁鬆說,2015年以來,區交通運輸局先后為全區64個貧困村新修道路200多公裡,確保了所有貧困村道路通村到組。

相約美麗鄉村,品味櫻花春色。龍王鎮立足鄉村旅游,端出櫻花盛宴。區交通運輸局先后投資500萬元將通村路從3.5米加寬到5.5米,刷黑新建的2.2公裡道路,打造櫻花循環大道,讓游客看如畫風景、游美麗鄉村。

路通八方,百業興旺。區交通運輸局按照“四好農村路”標准,對接鄉村、對接產業、對接招商引資,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截至2020年底,襄州區公路通達總裡程達4461.5公裡,形成“四橫四縱四循環”的公路骨架路網。

推動鄉村振興

該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建設全省鄉村振興樣板區為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區農業產業量質齊升,農村環境顯著改善,農民生活更加美好,正由傳統農業大區闊步邁向現代農業強區。

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躋身全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農機裝備水平不斷提升,主要農作物農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該區糧食播種面積312萬畝,總產量126萬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290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產值實現293.5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1.8%。該區連續12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區”,連續14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

推進醫養結合

該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5.418萬人,約佔全區總人口的17.8%。做好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安度晚年,一直是區委、區政府牽挂的事。

區社會福利院是襄陽市唯一一家四星級養老機構,也是湖北省服務標准化示范單位,老人們在這裡心情舒暢、生活無憂。

區優撫醫院和區社會福利院開展醫養結合工作,規范開展坐診、巡診、康復、心理撫慰、臨終關懷、體檢等醫療服務,讓全院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到專業化、精細化的醫養服務。

近些年來,區委、區政府先后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意見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為全區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描繪了藍圖。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將以更高起點賡續奮斗,以更實舉措主動發展,以更好狀態攻堅克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新篇章。(曾艷華 王志強 張凌 丁玲)

(責編:張雋、榮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