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廣“零工驛站”,優化就業服務
找工作更簡單 遇糾紛有人管(一線探民生)

核心閱讀
為更好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湖北省在全省建立推廣“零工驛站”:將驛站設置在零工聚集處,滾動顯示招工信息,並搭建網絡平台,方便勞務需求對接﹔組織免費技能培訓,助力零工掌握一技之長,實現更穩定就業﹔保障工資及時足額支付,幫助化解工傷等糾紛,為零工的勞動權益保駕護航。
建材市場旁、貨車聚集地、批發市場裡……從城市到鄉鎮的不少地方,總能看見一些身強體壯又風塵仆仆的攬工人。他們大多是泥瓦匠、水電工、搬運工、小時工等,工作靈活,活兒來了就走,活兒干完了又回來等待。隨著湖北“零工驛站”的推廣,這些靈活就業人員也有了自己的“就業之家”。“零工驛站”不僅為他們提供遮風擋雨的場所,也是就業信息的集散地,有時還為勞動者依法維權提供各項支持。
從去年9月到今年2月,湖北全省已建成 “零工驛站”164家,實現全省各縣、市、區全覆蓋,每日進場1萬余人次、累積發布就業信息15萬余條。
就近設立線下驛站
打造就業線上平台
“這裡有免費的飲水機可以喝水,還有座椅供我們休息。以前找個事做要到處跑,現在好了,大家都知道來這裡找活兒干。有招工需求的人也知道來這裡找零工,真的非常方便!” 熊師傅家住在咸寧市十六潭公園零工驛站附近。春節后,他一有空就會來這裡坐坐。
在零工驛站裡,風吹不著,雨打不著,能喝水能充電,大屏幕還滾動顯示招工信息,可過去卻是另一番景象。咸寧同惠國際廣場有個多年來形成的零工聚集地,不論嚴寒酷暑,都有不少人在這裡等活兒干。人員扎堆,電動車、小貨車也隨地停靠,和整潔的市容市貌格格不入。去年,湖北啟動零工驛站建設后,咸寧市因勢利導,將這個零工聚集地搬遷到附近的十六潭公園門口,建立了零工驛站。驛站不僅空間寬敞,還劃好了停車位,環境整潔有序。為了方便勞動者和用工人員,咸寧市人社部門還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公布了零工聚集地整體搬遷的消息,搜集、搭建就業信息平台,方便勞務需求對接。
零工聚集在哪兒,工作聚集在哪兒,就在哪兒建零工驛站。這是湖北各地建設零工驛站的普遍要求。湖北十堰經開區零工驛站就建在工業園區裡,這裡有許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對從事叉車駕駛、搬運等的零工需求旺盛。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零工驛站就設在該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大廳。“打零工最難的就是獲得就業信息,在這裡我能很快找到工作。”38歲的田潤說。過去,他常年在深圳等地打工,從事寬帶安裝維護、監控系統搭建等工作。去年11月,為了照顧家庭,他返回家鄉找工作。剛到黃集鎮零工驛站登記了求職信息,驛站就給他推薦了工作:“雖然是打零工,但一個月掙了近萬元,不比在外地打工掙得少。”
今年,湖北省人社部門還在大力推廣“網上零工驛站”,各地都在探索打造面向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的網上就業平台,實名登記,智慧推送。襄陽市開發了“零工之家”信息小程序,鄂州市推出“及時雨”零工平台,短時間內實名注冊求職者人數便迅速增加,平均每月推動成功就業數千人次。
開展免費技能培訓
收入增加工作穩定
在十堰市婦幼保健院月子中心裡,李永芬熟練地抱著嬰兒,哭鬧的孩子在她手中很快進入安靜的睡眠。“現在我的工作很穩定,每月能掙5000多元,比在餐館當服務員強多了。”李永芬說。50多歲的李永芬家住十堰市白浪馬路村,2000年以來一直在各個餐館打零工,收入偏低且不穩定。2021年底,她在十堰市經開區零工驛站登記后,獲得了育嬰員資格的免費培訓,取得了中級職業等級資格証書后,被零工驛站直接推薦到十堰市婦幼保健院月子中心上班。
根據調查摸底,零散務工人員群體的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多數從事普通搬運工、運輸工等體力勞動,少數從事電工、木工、泥工、瓦匠等技術工種。而技術工人比一般體力勞動者日薪高一倍左右。
因此,湖北各地零工驛站積極對接市場需求,免費開展技術培訓,幫零工掌握一門職業技能,向用工大戶推薦就業,從而改善打零工收入低、工作不穩定等問題。據統計, 2021年,湖北省共組織各類城鄉勞動者開展就業創業培訓53.71萬人,培訓專業涉及育嬰員、養老護理員、計算機、保育員、電焊工、家政服務員等多個職業工種,許多“一技傍身”的零工實現了更穩定就業。
保障合法勞動權益
提供各類貼心服務
早上從孝感市漢川市出發,統一坐專門大巴車去武漢的物流園區上班,晚上再統一由大巴車接回,從去年11月開始,在漢川零工驛站的組織下,每天都有一兩百名零工過上了這樣規律的“雙城生活”。
漢川市就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物流園區多設在城市周邊,逢年過節或者趕上“雙11”“雙12”等物流旺季,分揀員等崗位就需要大量零工。漢川緊鄰武漢,通過零工驛站牽線搭橋,可以隨時為武漢物流園區輸送所需的零工。為保障零工的合法權益,市就業局要求負責運營零工驛站的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首先按日墊付零工工資,再與用工單位統一結算。如產生工傷等勞動糾紛,還可直接與勞動監察大隊聯系,開啟維權綠色通道。有這些零工權益保障機制“保駕護航”,從去年11月至今,零工驛站尚未接到一起拖欠零工工資的投訴。
工資能不能及時足額支付、發生工傷找誰賠償……這是靈活就業人員最頭疼、最擔心的問題。有了零工驛站,零工們有了堅實的后盾。各零工驛站不僅負責職業介紹、技能培訓,還提供政策咨詢、勞動維權等服務。
近日,務工人員劉元兵在黃石市大冶市港背村新屋下灣祖堂建設工程施工中受傷,古建零工驛站得知情況后,立即邀請雙方在驛站面對面溝通。最終,劉元兵成功獲得施工方補償的4000元務工費和營養費。“過去我們打零工受傷了不知找誰處理,現在零工驛站就是我們的娘家!” 劉元兵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3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