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三點三線”締造幸福龜山
走進龜山村,隻見組組樓房林立,通垸道路縱橫交錯,水泥塊漿砌的渠道繞山轉,新建的5.2公裡環湖旅游路蜿蜓起伏,猶如一條輕盈的絲帶,將靚麗的民居、清澈的湖水、平整的稻田等串連在一起,共同勾勒出一幅美麗迷人的鄉村畫卷。
龜山村位於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鎮西南部,省道支線柳界公路、AAAA旅游風景區仙人湖環湖公路旁,全村耕地面積1074.5畝,轄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5戶,1611人,屬山區、老區、貧困地區於一體的綜合村。近年來,該村先后被評為“湖北省級文明村”“黃岡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黃岡市生態宜居示范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以黨建引領為支撐點,“設崗定責”贏在起跑線
龜山村始終發揮組織領導優勢,把鄉村振興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加大工作落實力度。
全方位建設組織結構。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按照“支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雙聯”思路,建立了“1+N”的群眾聯絡機制。每個黨小組組長聯系N名黨員,每個黨員聯系N名群眾。構建“五亮三崗雙爭”模式,激勵無職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監督、亮成效”,設立黨員責任崗、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營造出爭創先進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濃厚氛圍。講好“微黨課”、點亮“微心願”、解決“微治理”、做好“微服務”、辦好“微實事”,打造“無職黨員1+N+5”黨建品牌,形成了“一呼百應”的政治生態格局。
全領域集聚優勢資源。立足位於仙人湖畔,境內柳界公路橫穿而過,仙人壩旅游公路貫穿全村,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優勢和自然稟賦。村企合力積極發展鄉村文旅產業,形成區域統籌、多方聯動、領域融合的新格局。
全動員激活鄉村力量。搶抓招商引資、能人回鄉等政策機遇,引進本村能人回鄉創業,培育本土新農民。同時,建立“雙培雙帶”模式,把黨員干部培養成產業致富帶頭人,把經營主體培養成黨員,引導農戶向干部看、跟黨員學。
以提升顏值為關鍵點,“五治融合”打造生態線
龜山村由整體布局,從細節入手,創新“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治理模式,著力打造綠色幸福新家園。
村容村貌“大”變樣。利用財政整合農村“四好公路”建設資金,硬化垸場內道路9.6公裡,刷黑垸場主干道3.5公裡﹔全村安裝電路燈245盞,使通垸主干道和休閑廣場全部實現亮化。全村共安裝下水管道1460米,拆除旱廁48座,建設公廁11座,改造當家塘11口。
田園景觀“精”打造。注重精細化景觀打造,在村庄綠化中兼顧經濟效益和景觀效果,進行“四小園”建設,建設花壇2600平方米,種植景觀苗木,鋪草坪。全村共繪制文化牆1112平方米,粉刷牆面94730平方米,挖掘“農耕文化”,建設垸場景觀雕塑4處,新建涼亭、長廊9座,建設村民活動廣場9處2700平方米。
治理機制“常”運行。以“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工作為抓手,依靠“百姓議事亭”“小圓桌”“長板凳”為載體,建立以“五會一隊”群眾自治組織,實現以民為本、集中民智、匯聚民力、維護民利、凝聚民心“五民工作法”協商共治機制,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實行“垃圾分類積分制+村規民約+十星戶評選+社情民意微信群”的“四位一體”鄉村社會治理模式,制定“5+2”評分“紅黑榜”,“紅榜”正向激勵,“黑榜”反向約束,以“榜”塑心。
以產業融合為著力點,“三方聯動”聚焦發展線
立足資源稟賦,在抓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全域旅游上持續發力。
發揮支部“領頭雁”作用。堅持“多元融合、長短結合”的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思路,制定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進一步統籌本地“花、田、果”資源,積極發展農業休閑旅游,打造“百花園、百草園、百果園”,實現觀賞性、體驗性、科普性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
做好特色產業文章。借助仙人湖旅游開發契機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種植,探索興村富民的新路子。四年來共計發展花卉苗木種植350余畝,由村集體花卉苗木園林綠化公司負責指導生產、銷售,承接綠化工程推動產業升級。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三方聯動”生產模式,引導農民入股、流轉土地、務工參入生產增加收入。
讓群眾吃上“產業飯”。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2021年村級集體獲利25萬余元,農民務工流轉土地收入7萬余元。同年,村裡還栽種獼猴桃、水蜜桃、李子園100畝,創造就業務工1834人次。龜山村目前有光伏發電產業150千瓦,每年為村帶來收入19萬余元,帶動脫貧戶10戶參與就業。通過探索實施綜合性發展模式,努力實現人人是股東、戶戶當老板,逐步形成了村美民富的“龜山模式”。(陶昊、顏波、蔡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