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
湖北丹江口:當好“守井人” 丹心護碧水

登上丹江口大壩壩頂,青山碧水,粉牆黛瓦盡收眼底。巍巍大壩鎖漢江的景象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湖北省丹江口市堅持把“守護一庫碧水”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堅決從守護生命線的高度,守牢流域安全底線。
丹江口大壩。人民網 張沛攝
為當好“守井人”全力保護水質,丹江口嚴格“十年禁漁”令,全面完成12.1萬隻網箱、10.75萬畝庫汊清理任務,5288隻漁船全部退捕上岸,上萬名漁民棄漁轉產。
官山河、浪河等51條入庫河流全部落實河長制,環庫92個村,村村建有清漂隊。實施庫區船舶“油改電”、環庫安保智慧工程,創建污水零直排村居。建成覆蓋城鄉的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改垃圾填埋為焚燒發電。
丹江口在全市194個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最高水位線外1公裡內控制農業種植、禁止新增永久建筑物,200米設置禁養區。
“綠滿丹江口”行動的持續開展,讓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7%,平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
在丹江口水庫邊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胡家嶺水質自動監測站內,庫區水水溫、濁度、電導率、溶解氧、酸鹼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等參數可進行自動監測。系統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運行,採用4小時採樣分析一次的頻次,每天每個監測項目可以得到6個監測結果。
數據顯示,丹江口庫區水質一直保持在二類水以上,符合國家直接飲用水標准。2015年,丹江口水源地獲評首批“中國好水”。自2014年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突破500億立方米。
農夫山泉丹江口取水口。人民網 張沛攝
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吸引了農夫山泉來此投資建廠,其三座工廠均以丹江口深層水為水源。生產車間內,每小時可生產8.1萬瓶瓶裝水的生產線正不停運作,依次完成過濾、殺菌、吹瓶、灌裝等十余項工藝。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潔水源,從這裡流向市場,送到消費者手中。
好水好生態孕育出新的發展生機。丹江口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奮力提高經濟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4家,2021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36億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2%,以農夫山泉為代表的綠色水資源利用企業達到10余家。
圍繞一庫好水,著力壯大水經濟。該市著力構建“一山、一水、一圈、一環”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已建成A級以上景區15家,近五年來年均接待游客160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生態旅游為丹江口經濟轉型升級添加“綠色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