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楷模傳文化 武昌好少年對話“漢繡大師”感受指尖上的非遺
武昌好少年對話“漢繡大師”感受指尖上的非遺。
“太美啦!”“太逼真了,感覺鳳凰要飛出來了!”看著一幅幅鳳凰與武漢地標建筑相結合的漢繡作品,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新時代少年宣講團的成員贊嘆聲不斷。9月24日,武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楷模與少年”直播活動走進武昌區紅巷藝術城錦繡坊,對話“中國好人”、漢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春萍,感受漢繡之美,品位針線裡的楚風漢韻,領略指尖上的非遺。
“學藝期間,每天苦練12小時以上,手指常被刺破,直到麻木。就這樣針線不輟,黃老師練就了一手爐火純青的技藝。短短一秒鐘,她可以將一根絲線劈成1/64,也可准確完成穿針,甚至能走5個亂針回合。”武昌區中南路小學的章吉爾同學分享了黃春萍自幼苦練本領創作了眾多具有時代意義漢繡作品的故事。“黃老師最新創作的‘喜迎二十大 鳳舞英雄城’漢繡作品,以針傳神,以景融情,表達了對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及英雄人民的贊譽與熱愛。”
黃春萍創作的這套“喜迎二十大 鳳舞英雄城”主題漢繡作品,共計9幅,歷時1年零8個月繡制而成。作品運用繪畫與漢繡融合的創新手法,採用18種針法和600多種線色,將楚鳳元素與武漢地域文化標志相結合,展示英雄城市涅槃重生的魅力,獻禮黨的二十大。
武昌好少年對話“漢繡大師”感受非遺文化。
“首先我們看到的一組是鳳凰與武漢五大地標建筑相結合,獨具荊楚特色的作品。”武昌區首義路小學的孫冠業同學介紹了“喜迎二十大 鳳舞英雄城”主題漢繡作品中的五幅。作品中,荊楚文化中象征吉祥的鳳凰與黃鶴樓、東湖、起義門、武漢大學、古琴台等武漢地標建筑遙相輝映,或展翅飛舞、或深情凝望,見証著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歷史變遷,述說英雄人民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這幅作品名叫‘三峽’,雙鳳在神女峰上空歡舞飛翔,守護這幾千年來的悠悠楚文化。’鳳凰舞九皋 武當名千年‘,這幅作品展現的是開滿紅楓的’武當山’。這兩幅是’翠竹林’和’鳳棲’……”武昌區南湖第二小學的熊婉琰介紹了“喜迎二十大 鳳舞英雄城”主題漢繡作品中的其他四幅。
在傳承漢繡文化的同時,黃春萍和她的團隊還致力於志願服務活動,時刻不忘為其他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她帶領十堰、咸寧等地的58個村900多人學刺繡,每人每年可實現增收2萬元﹔開展漢繡培訓上百場,帶動女性創業就業上萬人﹔創作“錦繡抗疫三寶”:抗疫香囊、抗疫口罩、抗疫健康眼罩系列產品。武昌區未來實驗小學(黃鶴樓校區)的胡聚億同學分享了黃春萍開展志願服務,帶動婦女創業就業,參與疫情防控的故事。
讓漢繡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活力,黃春萍寄語孩子們:“希望少年一代也能傳承並發揚漢繡文化,讓文化與文明、守正與創新、老傳統與新時代交相輝映、同放光彩。”
“要讓線參差對齊,才能繡得平順、好看。”活動最后,黃春萍帶領少年宣講團的成員繡起了漢繡。施針、運針、引線……在黃老師耐心細致地講解教導下,孩子們針線飛舞,繡起了黨旗、紅旗和紅船,親身體驗漢繡的魅力,以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學楷模、傳文化、齊奮斗、創未來。武昌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通過“楷模與少年”等特色項目,深入推進“武漢以我為榮”文明實踐活動,大手拉小手,引領青少年學習楷模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少年。(王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