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創客”進村,激活內生動力

從湖北鄂州城區出發,驅車向東不到30分鐘,便遠離城市喧囂,到達汀祖鎮岳石洪村。在這裡,森林覆蓋率達81%,負氧離子活躍在林間,桃花溪流水潺潺,難得的寧靜讓人頓感輕鬆。
“地下挖個稀巴爛,一年賺個幾百萬”。岳石洪村鐵礦資源豐富,採礦曾是該村主要經濟支柱。因過度開採,岳石洪村陷入資源枯竭困境,生態環境惡化,當地人曾一度靠林業補償過日子。
村民要增收、生態需保護,產業無基礎、發展沒方向,由富返貧的岳石洪村如何走上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
“沒有改革的動力,恐怕不會有岳石洪的今天。”2018年,抓住國家出台土地增減挂鉤政策的機遇,鄂城區創新思路盤活鄉村建設用地資源,以此支持汀祖鎮由“資源枯竭”向“綠色銀行”轉型。當年,以岳石洪村為試點,汀祖鎮引進百村集團投資6000萬元,規劃建設岳石洪“創客空間+共享農庄+康養基地”。140畝工礦廢棄地被復墾,產生相應的建設用地指標被調劑使用,由此產生的資金用以支持岳石洪村旅游產業配套設施建設。2021年8月,岳石洪村的村庄規劃入選全國優秀典型案例。
資本“創客”進村,在汀祖鎮,搶了機遇、尋了突破。而在涂家垴鎮萬秀村,其表現則與鄂州鄉村自身的內修相關。2013年,在當地政府的邀請下,一支由高校學者組成的智慧“創客”走進萬秀村,他們在鄂州著筆“內生模式”美麗鄉村建設實驗的開篇之作。
經過近6年的建設,萬秀村由省級綠色示范鄉村升級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省旅游名村、荊楚最美鄉村。
一秀帶萬秀,一花引來百花香。發掘美的內涵,走城鄉融合特色之路,鄂州美麗鄉村建設之花競相開放。梁子湖畔,總面積約18平方公裡的前海湖漁獵主題農業公園正在建設﹔在華容,湖北省單體投資最大的台資農業項目華容區台創園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多年以后,當逆城市化到來,大家會發現鄂州實驗為鄉村留下了‘寶’,也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經驗。”智慧“創客”領頭人、湖北大學教授葉雲說。數據顯示,到2019年,鄂州共爭取美麗鄉村省級試點村23個,累計投入資金1.24億元。
破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借力借智,借改革發展大勢。無論是以工促農,還是以城帶鄉,誰是融合發展中的責任主體?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源自哪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出了回答。
2018年5月,鄂州市全面啟動這項改革﹔2019年5月,入選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鄂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清產核資和清人分類“兩清”工作。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鄂州共清理核實農村集體資產71.3億元,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81.02萬人,成立集體經濟組織376個,並探索出城中村“蓮花模式”、拆遷村“大垅模式”、純農村“蘆花模式”等多個具有示范意義的改革模式。
集體資產不變成“空殼子”,農民不拿“空本子”。目前,一批“創客”引來眾多新型市場經營主體,正把鄂州的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李洪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