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共同締造生活新環境  武漢硚口老居民豎起了大拇指

2022年10月14日13:20 |
小字號

向居民告知施工規劃設計。

向居民告知施工規劃設計。

在武漢市硚口區,老舊社區較多,基礎環境差、配套服務不足,許多居民都生活在“老、破、小”之中。為了讓這裡的老居民能過上新生活,硚口區組織社會各方和基層群眾開展協商,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共同締造美好生活。

如今,在已有40多年歷史的營北社區,居住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樓面干淨了,路面平整了,亂線消失了,設施更多了……社區的舊改,獲得不少居民點贊。

住宅樓頂屋面施工。

住宅樓頂屋面施工。

老舊社區居民有了新生活

“以前,這條路一下雨就積水,來往車輛很容易濺起泥水,影響居民通行。如今,小區門口外牆粉刷一新,樓內外電線交織沒有了,消防設施、網絡設備也已更新,道路刷黑,還增設了照明燈,修建了文化廣場和兒童游樂園……”近日,在武漢市硚口區營北社區生活了40多年的居民馮繼英,望著小區東北門的主干道,回憶起改造前“老、破、小”的狀況,心中滿是感慨。

據悉,位於硚口區漢水橋街的營北社區,建成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早用於周邊廠區、學校的職工宿舍,建設年代久遠,空間規劃缺乏。因此,小區內部可利用的生活空間較少,小區內還建有一所養老院、一所幼兒園和一所中學。

在硚口區,像這樣的小區還有很多。面對老舊小區基礎環境差、配套服務不足等日益突出的問題,為了早日讓這裡的老居民過上新生活,近期,在硚口區房管局的牽頭下,硚口老舊小區舊改工作加速開展。

改造開始前,為打消居民疑慮,硚口區房管局推出樣板示意圖。這樣一來,居民看到實物之后心裡有了底,紛紛表示支持政府的相應工作。

考慮到營北社區內設置有養老院、幼兒園和中學,舊改指揮部、各參建單位與小區居民積極溝通,因地制宜彰顯小區特色,為老人、孩子提供文化場所,小區增設修建文化廣場,還修建了兒童游樂設施、納涼亭和健身器材。與此同時,在改造時注重保持環境的歷史延續性和意象特征,傳承老漢口、老硚口的城市鄉愁和記憶。

舊改工程。

舊改工程。

共同締造硚口美好居住環境

據了解,硚口區房管局成立了硚口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揮部(下稱“舊改指揮部”),優化體系建設,建立“街道—社區—參建單位”三級基層治理機制,組織參建單位、居委會、社區物業等利益相關方和基層群眾開展協商,共同參與社區治理。

“作為項目施工單位,我們必須深入一線和老百姓溝通,聽民聲、解民憂、聚民心,老百姓滿意了,我們這個項目才算真正合格了。”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硚口老舊小區項目部項目副經理李忠勝說。社區始終堅持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要充分聽取民意,實現共同締造。

在舊改過程中,舊改指揮部還建立了居民義務監督機制,隨時接受監督、糾正問題。同時重視驗收回訪,完成一項驗收一項,問效於民,將小區居民的滿意度作為驗收的重要標准,真正讓居民群眾參與到老舊小區的提升改造當中。

針對小區居民反映的強、弱電線路凌亂問題,硚口區房管局協調強電、弱電、廣電專營單位,專項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本次營北小區改造,該局採取企業出資、統一建設、一次開挖、多家共享方式,保証居民網絡使用體驗,先新建、后拆除,大大縮短用戶斷網時長,降本增效。

“我們希望通過舊改,為‘幸福硚口’增添一抹亮麗的民生底色。”硚口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以來,他們積極創新工作方法,推動多主體參與,並積極融入未來社區理念,完善養老、教育等配套服務和設施,推動社區環境更加美麗宜居。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硚口區房管局正按照三部委50號文件“四方可”要求,重新調查摸底該區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科學制定改造計劃,讓更多居民早日享受到舊改帶來的幸福新生活。(文/圖 詹鷗)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