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武昌公安“五巡疊加”織密社會面立體防控網絡

“我要報警,櫃台有位老人非要給陌生賬戶轉賬......”
“把老人穩住,我們馬上到!”
10月31日上午,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黃鸝路的一家郵局內,老人執意要給陌生賬戶匯款3.7萬元,銀行工作人員覺得可疑果斷報警,正在附近巡邏的水果湖警務站民警高劍飛車組接到指令后3分鐘趕到現場,當場拆穿了騙子的伎倆,成功幫老人攔截下一起電信網絡詐騙。
快是能力,是保障,更是擔當。今年以來,武漢市公安局堅持一體推進打防管控建,著眼構建“立體、智能、專業”的巡防快反體系。武昌區公安分局緊抓社會面防控這個“牛鼻子”,大膽探索建立守巡、駐巡、步巡、聯巡、協巡“五巡疊加”機制,打造“統一指揮、聯勤聯動、全面覆蓋、協同有序”的快速反應模式,用立體巡防“組合拳”推深做實“1、3、5分鐘”快反圈,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平穩。據統計,今年以來,武昌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7%。
武昌區公安分局開展社會面巡防。
緊盯重點筑牢堡壘
像高劍飛車組這樣的巡控單元在武昌區的大街小巷共有92個。他們劃分包保區、明確責任段,落實責任人,緊盯學校、醫院、商場、車站、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快速反應,有效處置各類突發警情。
巡邏民警在商圈外執勤。
10月24日一大早,武昌區白沙洲大道武泰閘市場外,一男子攔下巡邏的警車報警。“警察同志,我們市場一家商戶發現有疑似盜竊人員。”站前警務站民警汪文濤和輔警吳振杰立即下車沖進市場,在蔬菜區發現一男子正抱著三箱辣椒出來。
“就是他!”民警立即將嫌疑人蔡某控制,人贓俱獲。
“晚上我們重點加強萬隆廣場的巡邏,清晨則重點關注武泰閘市場。”民警汪文濤介紹,在白沙洲大道上,大型商業體和農貿市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每天的巡邏工作會隨著市民的活動重心動態調整。
據了解,除了設置巡控單元外,武昌警方還依托全區警務站、派出所、交通中隊等派駐單位,常態化組織108名民警24小時駐守待命﹔針對武昌火車站、長江隧道、城市廣場等重點部位快速反應,通過92個巡控單元“守巡”和36個快反點“駐巡”,進一步提升對重點部位的掌控能力,讓違法犯罪“進不來、干不成、跑不掉”。
一警多能多維覆蓋
強力震懾犯罪,及時提供幫助。武昌警方始終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最大限度將警力擺上街面,用車輪加腳步全方位巡控,全力覆蓋城市的“主動脈”和“毛細血管”。
“警官,我發現后面巷子裡有人疑似在偷電瓶。”10月17日下午,交警陳順穩和漢警塊騎隊員殷奇在丁字橋路巡邏時,接到一位熱心市民現場報警,民警立即跟隨前往處置,在小巷內將正在盜竊電動自行車電瓶的男子馬某抓獲,現場查獲來路不明的電瓶4個。
“我們現在的日常巡邏模式有了新變化,駕駛摩托車會在輔道慢行。”殷奇介紹,如今,漢警快騎巡邏時會有意降低車速,更貼近人行道,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快發現問題,更方便群眾現場報警,並及時處置。
漢警快騎車組在洪山路巡邏。
據了解,今年9月以來,按照分局優化巡邏防控工作統一部署,武昌區交通大隊對巡邏勤務實施改革,在水果湖地區率先啟動網格化勤務管理,將4條南北向道路劃分為3個網格化巡控區域,每個區域落實4名管控警力,充分發揮“漢警快騎”機動性強的優勢,進一步提高了對各類警情的快發現、快報告、快判斷、快決策、快調警、快處置。
近日,該區交通巡控網絡26個區域、123條線、185個點相繼開啟這一勤務模式。
武昌區交通大隊機動中隊隊長王波表示,漢警快騎除了擔負處置交通事故、查控交通違法外,還承擔治安、求助類警情的接處,9月以來,漢警快騎機動隊員已參與處置交通、治安類警情600余起,該區已形成路面治安、交通一盤棋格局。
今年國慶期間,“00后”新警王子月一直在漢街巡邏,她說,自己在人流中巡邏會時刻警惕,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為即走上刑警崗位做好充分准備。武昌分局政治處民警項天宇在國慶節當天晚上,在糧道街開展步巡勤務,撿到一個學生証,他們通過多方聯系,最終送還到華中科技大學王同學手中。
10月6日,“武漢城市留言板”收到了武昌區一位老人的表揚信。民警文耀東、盧柯和廖天翔在10月3日上午的步巡勤務中,幫助了一對不會使用手機購買火車票的老人,從賬號注冊、在線選座、網絡支付等各環節民警都耐心指導,最終幫老人解決了難題。
民警在漢街巡邏。
據了解,在節假日和重點時段,武昌警方每天共安排334名來自分局機關和派出所的民警,組成107個步巡小組,在曇華林、大成路、戶部巷等36個重點繁華區域開展著裝巡邏,成為了市民身邊一道靚麗風景線。
10月以來,該分局在原有12條步巡線的基礎上自我加壓,增加了95個步巡小組,其中包含80名集中管理的新民警。
當問及常態化步巡機制如何保障時,武昌區公安分局巡邏大隊大隊長蘇峰表示,警方已著手培訓一批快反隊員,填補新警奔赴各自崗位后的空缺,並根據警情規律針對性做好步巡常態化。
“我們通過車巡、步巡等多種方式結合,進一步減少巡邏死角、防控盲區,凸顯震懾,彰顯服務。”蘇峰說。
多方聯動群防共治
10月17日0點50分,電台急促的調警指令打破了凌晨的寂靜:一名網逃人員入住八一路某快捷酒店。正在八一路執勤的交巡連勤執勤組接到指令后迅速整裝出動,10分鐘后就在酒店六樓房間內將嫌疑人黃某控制。據了解,黃某因詐騙被江夏警方列為網逃,令他沒想到的是,剛放下行李就被民警查獲。
10月9日早8點,外賣員張先生所駕駛的電動車停放在大東門時被盜,好在電動車安裝了GPS定位系統,張先生發現電動車位置停在了武昌區柵欄口附近。他立即向路口執勤交警王豐報警求助,民警迅速排查找回失蹤車輛,將盜車嫌疑人控制,並移交紫陽街派出所處理。
駐區特警在校園外執勤。
在戶部巷,民警加武警巡邏成為標配﹔在洪山廣場,武昌分局民警和地鐵派出所片警同時出擊﹔在夜間路面臨檢卡口,交警和警務站巡警聯勤聯動,上半夜查盜搶騙、刀賭毒等刑事、治安違法,下半夜查酒駕醉駕等交通違法,並從分局層面出台《交巡夜間聯合巡控勤務工作方案》對機制進行固化。
在武昌火車站區域,快反警力、路面交警、派出所民警、警務站巡警、駐區特警、軌道片警、執勤武警“七警種”聯勤聯防,在處置復雜警情時,多警種協同的優勢更為凸顯,讓管理效能更立體化。
此外,武昌警方還依托城市視頻監控系統,設置22個網格化視頻巡控區,在大型活動場館、公共休閑場所、社區背街小巷、警情高發部位,實現24小時盯防。空中“鷹眼”已成為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無形保護網。
城市的平安,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大力的支持和參與。
今年7月下旬,在武昌東亭小區,“七寶”社區巡邏隊向東亭派出所社區民警雷亞紅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黃鸝路一幢私房住戶行跡可疑。雷亞紅迅速帶領警情前往核查,發現付某消瘦無精神,可能存在吸食毒品的嫌疑,最終尿檢陽性。
“在我們社區,正是有巡邏隊員的志願參與,平安和諧的小區環境才能長治久安。”雷亞紅表示,社區“找堵防”他們功不可沒。
雷亞紅和七寶巡邏隊在一起。
據了解,像“七寶”社區巡邏隊這樣的居民自發組建的創平安隊伍在武昌區有100余個,他們幫助民警,把平安觸角延申到社區的各個角落,充分發揮“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快速處置”的作用。
如今,武昌警方還通過廣泛發動轄區黨政機關、街道社區、業務部門、行業平台,和社會各界“加好友、建組群”,打造出“全民行動”的平安網絡新格局。
“點上守得牢、線上巡得勤、面上控得住、重點管得嚴。”武昌區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卞鴻飛、徐飛、高梓健 圖/孫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