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糖尿病日:年輕人糖尿病高發 早期干預部分可好轉

內分泌科專家在查房。
26歲胖女孩體檢查出高血糖,在醫生的指導和積極干預下,成功減重30斤,血糖轉為正常。33歲男子患糖尿病5年,由於疏於治療和管理,最后發展成腎衰竭,需要終身血液透析。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從武漢市中心醫院了解到,糖尿病年輕化趨勢明顯,抓住關鍵期,早期干預,部分患者有很大可能實現好轉。
胖女孩吃出高血糖 減重30斤病情好轉
小吳今年26歲,愛吃甜品、零食和各類“重口味”的飯菜,平時也很少運動。這幾年,她的體重一路往上漲,身高1米6,體重竟高達160多斤。三個多月前,她在體檢中查出血糖偏高,於是趕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內分泌科醫生經過檢查和詳細問診后,發現她的血糖、血脂明顯偏高,並且出現胰島素抵抗,體重指數(BMI)為32,屬於腹型肥胖,初步診斷為2型糖尿病。
針對小吳的情況,醫生給出治療建議:在生活方式干預下,配合藥物治療來達到減重的目的。近日她來醫院復查時,已經成功減重30斤,血糖也基本恢復正常,胰島素抵抗也得到了改善。
該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中京介紹,像她這樣的年輕人並非個例。有一部分新發的、糖尿病病程不長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肥胖人群,通過早期的科學干預,體重減輕后,有很大可能恢復到正常血糖。
男子患糖尿病不重視 5年后繼發腎衰竭終身透析
33歲的周先生5年前因為口干、消瘦等症狀,在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糖尿病,但他覺得自己年輕,身體扛得住,沒把糖尿病當回事,再加上平時工作忙,經常忘記吃藥,生活飲食也不規律。
近日,周先生出現雙下肢浮腫、排尿減少、身體倦怠乏力,這才趕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血糖高達23mmol/L,血肌酐明顯高於正常值。糖尿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腎臟健康,引發糖尿病腎病,並且到了腎衰竭的階段,今后需要長期依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由於對疾病認識不足,疏於治療和管理,導致糖尿病並發症提早出現,周先生對此追悔莫及。
王中京介紹,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它的並發症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包括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腎臟、眼底等,對患者有很大的危害。一旦確診為糖尿病,應進行規范治療和自我管理,定期篩查危險因素,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
早發現、早干預 預防糖尿病的發生與進展
11月14日是16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教育保護明天”。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1.4億人,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及健康教育,首先需要針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定期進行糖尿病的早期篩查。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有糖尿病逆轉的可能。
如果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時,要警惕這是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運動、飲食、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這五個方面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圖/文 劉姍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在踐行使命任務中彰顯宗教界擔當作為
- 11月11日,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寧詠到省民宗委,召開全省性宗教團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宗教界代表人士交流學習體會,聽取意見建議,強調要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在踐行使命任務中彰顯宗教界的擔當作為,推進全省宗教工作再上新台階。 寧詠指出,要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賡續優良傳統,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團結帶領廣大信教群眾參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