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隨州:“小香菇”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
2023年06月16日07:59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湖北隨州花菇。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湖北隨州花菇。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自動噴水、自動通風、自動補光,比以前方便多了。”在湖北省隨州市隨縣信達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香菇標准化規模化種植基地,科技化的生產方式讓人眼前一亮。在當地,香菇種植和加工已形成規模化、綠色化、智能化產業鏈。

“與傳統菇棚不同,我們這個菇棚相當於‘智能管家’,安裝了內外遮陰系統、風機排風系統、自動控溫設備、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系統等,依托智能化設備、大數據應用,實時定量精確把關,為香菇種植提供24小時全天候適宜的生長環境,長出的香菇品質更好、口感更佳。”隨縣高城鎮大橋村智能化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黃河在大棚外智能操控平台前,現場演示遠程控制香菇大棚裡的卷帘通風和溫度濕度等,觸屏按鍵操控、5G遠程操控、設定對比參數自動操控三種操作模式切換自如。

乘著數字時代的東風,從事香菇種植近二十年的菇農高桂寶搭上了“智慧農業”的快車,如今他隻需動動手指,智能化種植“一鍵掌控”。信達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桂寶介紹,一個人就可以管理基地多座香菇大棚,改變了以前單純依靠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模式。

隨縣軍成菌業種植合作社是隨州市規模較大的香菇種植基地之一。為了提升產業效能,合作社2021年投資1590萬元,建了130組智能化大棚。合作社負責人湯成說:“合作社包制袋、包成活、包技術、包銷售。菇農一個大棚可種植7000多棒香菇,每棒隻交5角錢服務費,每個大棚利潤2.8萬元左右。去年共種植香菇100多萬棒,春栽和秋栽菌棒銷售370多萬棒,年收益達2000多萬元。”

一朵朵開柄“綻放”的香菇為當地村民撐起了“致富傘”。正在採摘香菇的菇農黃霞臉上洋溢著豐收的愉悅,“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在香菇棚裡平時干雜活一天能掙六七十塊錢,要是在香菇拌料、裝料和滅菌消毒期間,每天能掙200多元,離家近收入還不少!”在基地務工的已脫貧戶和監測對象每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現在的隨縣已崛起成為全國聞名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遠銷香港、泰國、日韓、美國等,香菇產業已成為當地富民、強村、興鎮的特色支柱產業。在2023食用菌全產業鏈(廈門)創新博覽會中,“隨州香菇”以106.76億元獲得2022中國食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榜單之首。

隨著外貿出口做大做強,隨州香菇也牢牢佔據了中國香菇出口重要的地位。如今,越來越多的隨州香菇漂洋過海,暢銷國際市場。“菇”往“金”來,一朵香菇奠定了隨州堅實的特色農業產業格局,更釋放出推動鄉村振興的巨大能量。

據統計,隨州香菇產業惠及全市30余萬人口,年綜合產值超300億元,已成為湖北省外貿支柱產業。預計到2025年,隨州市香菇種植量將達到5億袋,香菇產業年產值突破500億元,出口將超12億美元。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