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歸煙草:共繪村美業旺人和香龍幸福畫卷【2】

青山遠黛有民居,碧水潺潺映晴空,香龍山水如詩畫。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兩河口鎮香龍村,是秭歸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2021年以來鄉村振興定點幫扶村。近年來,秭歸縣局(營銷部)堅持地方所需、群眾所盼、未來所向,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更有幸福感,讓美麗香龍煥發新風貌。
黨建引領 讓“香”村把穩“方向盤”
鄉村要振興,堅持黨建引領至關重要。香龍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秭歸縣局(營銷部)擇優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到村幫扶。縣局(營銷部)進駐香龍村后,通過進家門、拉家常的形式對村情有了基本了解,並廣泛聽取了村民們的意見建議。
“在村裡掙不了幾個錢,所以現在都留不住人,但是每次‘背井離鄉’又格外舍不得,這畢竟是從小長大的地方,親朋好友都在這裡。要是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就不會這麼難了。”民有所呼,我們必有所應。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以“三會一課”為依托,以屋場會為形式,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章程》等規章制度。2019年香龍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個村級實體集體經濟合作社,2022年實現村集體收入8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9萬元。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經濟合作社的發展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了村民增收。如今,老百姓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掙”已然成為現實,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同時,圍繞“筑堡強基建福地”目標,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積極探索“黨建+自治”治理體系,逐步形成“黨支部+黨小組+片區+群眾”的網格體系,積極開展宣傳、排查調解矛盾糾紛工作,從而確保干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人和香龍”躍然紙上。
干部沉下去,組織強起來,群眾跟上來,香龍村村兩委、秭歸縣局(營銷部)和村民攜手,共同描繪著屬於香龍村的鄉村振興畫卷。
產業振興 讓“香”民共走“致富路”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結合香龍村具體實際,在縣、鎮、村高位謀劃、實地調研后,經反復分析論証,駐村工作隊提出並確立了香龍村產業振興的“四村兩園”建設規劃,即“煙葉融合強村、農旅融合富村、山水融合美村、黨建融合興村和煙葉產業觀光園、鄉村休閑觀光園”。重點打造“2+1”規模產業,即煙葉、農旅兩個主導產業和一個種養配套產業,將促進香龍村村民持續穩定增收作為產業振興發展的落腳點。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得到長久可持續發展,村民的收入才能穩定可持續。隻有所有村民同走‘致富路’,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才能不斷增長,鄉村才能是真正的振興。”秭歸縣局(營銷部)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要盡我們所能,全力帶動對口幫扶村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產業振興。
一片金葉,富一方。香龍村從1984年開始種煙,是秭歸縣“千畝村”之一。近年來,香龍村立足煙葉大村定位,以提質增效、融合發展、共同增收為目標,按照“穩煙田、穩煙農、穩收益”思路,走出了一條“煙葉融合、一體發展”的新路子。同時,結合自然生態條件,立足主業,不斷加強綜合體建設,推動煙葉產業與畜牧養殖、蔬菜、小水果等產業充分融合。
一條旅線,益一鄉。香龍村利用其獨特的香龍山“祈福文化”和自然環境,推進路、景、宿、玩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鄉村旅游和鄉村民宿經濟。在每年2萬余人進山祈福基礎上,建設集祈福、休閑、觀光、納涼等農旅綜合項目,開展從煙葉育苗、種植、採收烘烤等一系列體驗項目,形成以特色農耕文化為主題的“農業+旅游”融合產業,帶動村餐飲、民宿、交通等旅游產業同步發展。
興業富民,振興鄉村。通過將資源盤活、將項目落實,讓綠水青山轉變為“富口袋”的金山銀山,讓產業振興的致富路在香龍越走越寬。新征程上,秭歸縣煙草專賣局將持續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助力繪就村美業旺人和的香龍幸福畫卷。(圖/文 王怡丹)
(責編:肖璐欣、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