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咸寧: “紅色根須”強堡壘 黨建引領促發展

人民網記者 周雯
2023年10月09日08:12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戰圖”為指引,曾經閉塞落后的窮山溝,嬗變成一個風景如畫的明星村﹔“放心菜籃子黨建聯盟”的建成,讓曾經車輛亂停的農貿市場,“搖身”變成放心市場﹔“黨員示范崗”的設立,助力企業攻克技術難題,引領產業發展……近日,記者走進湖北咸寧調研,探尋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群策群力 共治共享

初秋時節,雨后的咸寧市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綠樹環繞,雲海涌動,村落在竹海間若隱若現。待到春天萬畝野櫻盛開時,這裡更是游人如織。

咸寧市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的“盆滿缽滿”庭院。人民網 周雯攝

咸寧市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的“盆滿缽滿”庭院。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車行至大嶺村村委會,上龍泉山前,一個名為“聚財園”的庭院修建得頗為別致。院落內修葺一新,大小不一的壇壇罐罐被嵌在了牆上,水流傾瀉形成一道靚麗的景觀,印有黨員群眾出資捐贈的姓名和金額的“光榮榜”被張貼在一旁。

幾個月前,這裡還是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角落。“這是游客上山游玩時的必經之路,臟亂差的環境嚴重影響了大嶺村的形象。”該村黨支部書記吳義勛介紹,在一次“村灣夜話”上,村民提出可以出讓此地,黨員群眾積極響應,一起出謀劃策,牆上的一盆一缽都來自群眾捐贈,一磚一土都是大家集體砌筑。“每次村民和游客路過這裡,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庭院,更是我們村凝聚力的體現。”

“公示榜、光榮榜、積分榜‘三張榜單’,讓群眾參與有獲得感,崇陽以村灣為最小治理單元,帶動村民參與鄉村共建共治共享,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崇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成西介紹。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找准鄉村治理“金鑰匙”,從打開群眾的“話匣子”開始。

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裡的“鄰裡食堂”裡,老人們飯后聚在一起唱歌。人民網 周雯攝

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裡的“鄰裡食堂”裡,老人們飯后聚在一起唱歌。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來好風光……”9月22日午后,在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裡的“鄰裡食堂”裡,老人們吃完飯后,又聚在一起唱歌。

“建設‘鄰裡食堂’的初衷源自於一次‘村灣夜話’,建成則得益於老黨員和鄉賢的廣泛參與。”潘家灣鎮黨委副書記駱曉麗介紹,四邑村60歲以上老人佔常住人口近三成,去年8月的一次“村灣夜話”上,村民提出希望能解決老年人“做飯難”“活動少”的問題。為此,本土鄉賢騰出閑置的房子,村裡發動群眾一起打造老年人活動中心和鄰裡食堂。

“我可以來負責做飯。”75歲的胡春枝是村裡的老黨員,獨居的她帶頭到食堂做飯,和村裡的老人共同管理好食堂。“每天公示菜譜,一日兩餐一個月300元,來吃飯的老人越來越多。”如今每天老人們自己帶菜、帶米,輪流做飯、一起娛樂。

“村灣夜話”“星空夜話”“圓桌會”……咸寧創新打造基層民主議事平台,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與群眾協商、讓群眾作主,動員群眾自己來干,真正讓群眾成為主導者、建設者、受益者。

“紅色根須” 堅強有力

發動黨員群眾廣泛參與治理,得益於打通了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神經”。近年來,咸寧創新實施“紅色根須工程”,大力推進以村灣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建設,引領廣大群眾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開啟鄉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在大嶺村村委會,“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作戰圖”被挂在了顯眼的位置。吳義勛介紹,“這是村裡黨員一起畫的作戰圖,藥材基地、光伏發電、櫻花酒店……大家一個一個項目攻破,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的把村庄建設好、旅游發展好。”

咸安區億豐農貿市場。人民網 周雯攝

咸安區億豐農貿市場。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走進咸安區億豐農貿市場,“放心菜籃子黨建聯盟”九個紅底黃色大字映入眼帘。為確保黨支部建設落到實處,咸安商貿物流區與該市場管理方共投資25萬元,新辟120平方米的黨員活動區域,打造成為“紅色驛站”。隨著市場黨支部的正常運轉,黨支部引導市場黨員亮身份、話誠信、踐承諾、強服務。日積月累下來,億豐市場的經營管理逐漸走上正軌,變成文明市場、放心市場。

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肖家洲村“黨員聯戶”公示。人民網 周雯攝

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肖家洲村“黨員聯戶”公示。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在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肖家洲村,全村成立5個功能型的村灣黨支部。5名黨員主動騰出自己家中的房屋,作為村灣黨支部的活動陣地,村灣建起了文體活動小廣場,設置心願牆,讓群眾有地方、有平台參與村灣共謀共建。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咸寧扎實推進黨員聯戶全覆蓋,全面推行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探索黨員積分管理、星級黨員評比,把黨員履職情況作為年度評議黨員、黨內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咸寧市嘉魚縣委書記王永介紹,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近年來,咸寧市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在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組織體系上狠下功夫,著力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在農村村灣、城市小區、國企工程項目或研發團隊、中小學校年級組或學科組、醫院科室、新業態新就業等領域群體上,截至目前,先后組建村灣黨支部2038個、黨小組2828個,1737個城市小區全覆蓋組建黨支部,其他領域支部延伸覆蓋工作有序推進。

黨建做實了 就是生產力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直接體現在履職盡責中。

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值班室內,“黨員示范崗”桌牌擺在顯眼位置。人民網 周雯攝

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值班室內,“黨員示范崗”桌牌擺在顯眼位置。人民網記者 周雯攝

在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24小時值班室,工作人員桌上擺放的“黨員示范崗”桌牌是身份的亮明,更是職責和擔當的需要。

“對於鋼鐵企業,安全生產是第一要務,這個值班室相當於整個公司的安全監測‘大腦’,需要24小時一刻不鬆懈,所以,在這個崗位上更需要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該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助理林雲慶介紹,企業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通過多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對外樹立形象顯擔當,對內梳理榜樣立標杆,同時,建設黨建陣地,培育紅色骨干,一系列舉措有力促進了企業的經營發展。

在咸寧高新區,南玻光電黨支部書記王明忠帶領黨員攻堅小組完成納米微精新材料研發攻關,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三環方向機成立一支由11名黨員組成的技術攻關項目組,成功研發乘用車電動方向機EPS系列產品,極大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咸寧高新區帶領園區企業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以扎實穩妥的黨組織建設提升工作質效,服務生產經營,促進企業發展。

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三新”黨建工作怎麼抓?咸安區將工作重點瞄准打造“紅色驛站”,為基層治理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服務“三新”產業發展。咸安區推出“1+3+5+N”模式,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支部、愛心商家等資源創新打造“紅色驛站”,為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提供學習培訓、臨時休息等5類基礎服務。同時,根據站點的特點設置“N”種個性服務,打造新業態新就業群體15分鐘服務圈。

“通過抓責任、抓組織、抓效能‘三個方面’,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凝聚黨建工作合力。”咸寧市咸安區委書記顧興旺介紹,不斷強化基層黨建全要素保障,推動更多人、財、物下沉到基層、傾斜到一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據悉,近年來,咸寧以實施“紅色根須工程”為抓手,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有力提升,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扎扎實實破難題、狠下功夫抓落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