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武漢:數字賦能產業升級 經濟發展再添動力

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 周恬
2023年10月29日08:27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向“實”聚力,加“數”前行。10月27日,由人民網主辦的“2023數字經濟峰會·工業數字化主題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參會嘉賓與記者一道走進企業,實地了解武漢數字化產業發展情況。

在數字經濟時代,武漢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更深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從制造到智造 全面創造“零廢工廠”

TCL空調數字孿生平台。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TCL空調數字孿生平台。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整齊劃一的屋頂光伏面板、24小時全自動生產線、工業互聯網6+1數字化系統及數字孿生平台……走進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數字化感受鋪面而來。基地集“科技大樓、智能制造中心及測試中心”為一體,擁有黑燈工廠及先進實驗室16個、數字化智能生產線8條。

“在‘雙碳’背景下,綠色制造成了新趨勢。”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基地實現光伏全覆蓋,總鋪設面積9.48萬平方米,年均發電量782.76萬度,相當於節約標准煤2583.11噸,減排二氧化碳7804.12噸﹔海綿城市體智能水循環,對廠區地表雨水進行收集、儲存、淨化,用於園區綠化用水﹔廢氣智能處理,廢水智慧無廢排放,實現零碳排放、零工業垃圾、零廢氣排放和零水資源浪費,創造“零廢工廠”。

據介紹,作為武漢市工業技改示范項目,該基地正按照國家數字領航企業標准,建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三期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家用和商用空調超1000萬台套,打造成為國家數字領航企業。

TCL武漢智能制造基地生產線。受訪者供圖

TCL武漢智能制造基地生產線。受訪者供圖

智能制造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嵐圖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生產線上,混合裝配著不同顏色不同型號的車輛。在數字化浪潮下,智能制造體現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的各個環節。

“拿研發來說,傳統的研發周期可能要36-53個月,而現在我們開發一款車,項目周期可以縮短到24個月。這就是靠數字化手段贏來的時間。”嵐圖汽車COO蔣燾介紹道,“在量產新車前,會運用大量的工藝仿真技術,在數字化環境中進行模擬裝配,達到要求后再投產。在數字化階段可以解決80%的問題,實物驗証階段隻用解決20%的問題。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也節約了成本。”

“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不是換了塊電池這麼簡單。”蔣燾表示,“不僅是動力形式換了,空氣懸架、電吸門、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融合在一起,會極大提升駕駛感受。”

“以往車廠賣車給車主后,連接就斷開了。而現在,我們交車給車主后,一切聯系才剛開始。”蔣燾認為,要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為用戶的實際利益著想,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和用心用情的服務。

嵐圖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嵐圖新能源汽車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信息文檔處處長瞿向陽在參觀完智能制造生產線后表示,“流水線以機器人運作為主,人工操作為輔,可以提升生產的效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一致性也非常有保障。”他認為AI技術的運用是未來的方向,“如何充分利用數據,讓數字化提供新動能,也是我們核電企業需要思考的。”

杭州優工品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林振峰認為,像TCL、東風公司等大企業資金人才等條件具備,數字化智能化進程相對順利,品質把控有保障,而小微企業的數字化升級也是亟待關注的。“對小微企業來說,技術突破讓他們負擔更多的創新成本,獲取數字化的能力還需要更多的外力來支撐。我們可以提供數字標准,降低項目數字化的技術門檻。讓普通員工也能進行‘高端’操作。”

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更深融合

“先生您好,我是劉備。”

“臣拜見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這是發生在科大訊飛華中總部,記者與訊飛星火機器人的一段對話。預先創建“諸葛亮”人格,就能得到具備“三國”風格的回答。

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0月剛剛發布的訊飛星火大模型V3.0,不僅有知識,還更有個性。它可以根據性格模擬、情緒理解、表達風格來形成一個初始人設,再結合特定知識學習、對話記憶學習,形成更個性化的AI人設。

科大訊飛AI課堂。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科大訊飛AI課堂。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在現場展示的大模型“智慧教育”板塊功中,發布口語指令,一篇高質量的文章瞬間就被寫了出來,還能實現智能批改作文、英語陪伴式對話練習等。

“ChatGPT發布前,很少有人關注這一領域。不到一年的時間,人工智能企業、大模型廠商就風起雲涌。”科大訊飛華中(武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銅發介紹說,他們的大模型具備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等七大維度能力,全面對標ChatGPT,中文能力客觀評測超越ChatGPT,英文能力對標ChatGPT48項任務結果相當。

“武漢科教優勢明顯,科大訊飛華中總部是繼合肥總部以外的最大規模區域平台和研發中心。”王銅發表示,科大訊飛華中總部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開展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水利等領域研究,推出覆蓋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司法、智能汽車等多行業智能產品及服務。

牽手武漢經開區,科大訊飛除了為傳統車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賦能,還參與研發星火認知大模型智慧教育應用場景,承建武漢經開區智慧教育規模化應用項目,為星火認知大模型智慧教育模塊研發提供大量數據支撐,為加快建設武漢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打造國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貢獻力量。

作為武漢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主支撐,武漢經開區錨定“中國車谷”中心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型工業化的關鍵賽道上持續發力。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