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
全球首個無圖數字建造聯盟在武漢成立

11月3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孟建民倡議,和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李霆共同發起,中南建筑設計院、深圳大學及深圳本原設計研究中心作為牽頭方組建的全球首個無圖建造聯盟在武漢成立,包括工程設計、航空設計、機器人研發、軟件開發等行業的全國首批10家聯盟成員方代表共同出席並見証揭牌儀式。全球首個無圖建造聯盟的成立,意味著正式開啟“城市建設一模到底、無圖數字智能建造”的新時代。
“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目的是取代人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讓人們從繁重、艱苦、危險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行業效率。”李霆表示,智能建造的基礎就是無圖紙數字建造,如果將靠圖紙建造比喻成拿著紙質地圖開車,無圖建造則等同於使用手機導航有人開車,而未來的少人或無人智能建造,則相當於電子導航、無人駕駛﹔面對當前我國勞動力紅利已不再凸顯,建筑工地施工人員老齡化等問題,無圖建造的發展未來,就是推動實現以少量勞動力即能達成的智能建造,提升建筑安全與質量。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將“發展智能建造”作為國家建筑業發展重點任務,今年4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發表演講,曾提出要學習汽車行業科學精密的工業化生產方式,“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孟建民院士表示,中南建筑設計院在無圖建造方面率先實踐、走在全國數字化建造前沿,將運用於飛機、汽車等先進制造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理念和基於模型的定義(MBD)技術運用到建筑業,建立了全球首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並在多個項目中成功實踐,為無圖建造聯盟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揭牌儀式上,李霆指出,現階段建筑行業最大的痛點,源自於建筑業產業鏈的割裂和管理模式的碎片化形成的大量數據孤島,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和效率。無圖數字建造聯盟成立后,將協調多部門解決無圖建造在審批程序、技術標准規范中的新課題,並在項目試點中不斷完善建立新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建筑業的轉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中南建筑設計院建立的全球首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使用三維數字模型完全代替二維圖紙和文件,打破數據孤島,打通產業鏈,以完全數字化的方式完成項目設計、仿真、加工、建造、運維等工作,完成數字化交付(即“數字樣房”),有效實現“一模到底,無圖建造”,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解決了我國建筑業缺少一體化數字化協同管理和交付體系的“卡脖子”問題,為完全意義上的智能建造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堅實基礎。
“無圖數字建造聯盟的成立符合科技發展的應用前景和趨勢,也是積極響應國家智能建造倡導的實踐。”孟建民院士表示,對於建筑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成功最顯著的標志是無圖設計和無圖建造,這是實現智能建造的前提和必經之路。
據悉,PLM(Project Life cycle Management——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已經在武漢市新一代天氣雷達塔、湖北省疾控中心綜合能力提升項目及鐘祥文化振興項目中成功實踐,未來將在武漢、深圳等地有更多的實踐項目。(文/圖 郭婷婷 胡曉)
(責編:周雯、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