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春茶採摘忙 一葉長成大產業

人民網記者 王郭驥
2024年04月05日08:31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又到一年春茶季,湖北各地茶農們趁著好天氣紛紛走進茶園,在茶樹間忙碌穿梭。湖北春茶搶“鮮”上市,受到市場追捧。

近年來,作為茶葉大省的湖北,多措並舉促進茶產業發展,強鏈、延鏈、補鏈,全省各地加強茶園管理,拓展電商營銷,推進茶旅融合。湖北香茗產銷兩旺,奮力將一片“小葉子”做成千億“大產業”。

3月29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上庸鎮大泉山千畝生態茶園春茶開採。人民網 王郭驥攝

3月29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上庸鎮大泉山千畝生態茶園春茶開採。人民網 王郭驥攝

生態“養”茶

“竹山高,山在雲霧間﹔聖水甜,甜在心裡面。女媧留下補天石,化作滿山綠茶園……”伴著熟悉的旋律,百余名採茶少女在茶園中翩翩起舞、指尖翻轉,一片片鮮嫩的芽尖便被收入茶簍中。“一芽一葉一抹香,一人一簍採茶忙”採茶圖呈現眼前。

湖北竹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縱貫縣境,是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秦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竹山縣組織黨員干部、志願者、群眾等成立守水護水先鋒隊,定期在堵河沿岸檢查環境衛生、撿拾白色垃圾,宣傳保護環境、禁漁禁捕、節水護水等政策。“我們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巡河,河道比以前干淨多了,水裡的小魚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守水護水先鋒隊志願者李紅玉說,“守水不僅是一份職責,更是一種堅守。”

近年來,竹山縣投資1.2億元完成城區飲用水源取水口遷移。籌資1億元關停拆除堵河源小水電7處,關改搬轉沿河化工企業5家,取締堵河庫區網箱1380余口,上岸拆解船隻528條。全縣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全覆蓋,城市黑臭水體全部銷號,重點河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好山好水出好茶,竹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一株株好茶,使其成為優質茶葉產區。

竹山縣立足生態底色,把茶葉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縣生態茶園面積已突破30萬畝。去年全縣干茶產量近1.2萬噸,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20萬茶農年均增收7200余元,滿山“綠葉子”變成了群眾口袋裡的“紅票子”。

生物防控系統后台數據分析。陳鐵健攝

生物防控系統后台數據分析。陳鐵健攝

科技“興”茶

眼下正值春茶採摘季,湖北省利川市楠木村國賓園排列整齊的茶樹舒展著嫩綠葉子,盡情享受著陽光雨露。滿眼的秀色,離不開科技的助力。

2023年6月,利川紅集團投資250萬元在毛壩鎮楠木村和柏楊壩鎮友好村近500畝茶園建設了生物防控系統和氣象球,以實現科技化管理。生物防控系統實時傳輸圖像等數據到后台,通過技術分析,能精准判斷出該時段有哪些主要虫害,為茶園虫害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學指導。據介紹,一畝地僅需兩台設備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多年來的病虫害防控難題。

氣象球則可實時觀測到茶園環境溫度、環境濕度、風速風向等情況,為管理人員提供數據參考,以便及時為茶園通風、澆水等。

“春茶採摘時發現,通過科技化種植管理,茶葉品質有明顯的提升,無論是鮮葉顏色還是成品茶的香氣和湯色都比傳統管理的茶品質更好。”利川紅產業集團總經理劉豐說。

在楊柳寺的利川紅一號育苗大棚,水霧彌漫,這是自動噴灌系統在“喂”茶苗喝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動噴灌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對大棚內的水量進行智能化控制,根據作物的生長狀況、環境條件、天氣等因素,自動調節灌溉等控制參數,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目前這些都是試點工作,等到技術成熟時,將在全市推廣。”劉豐表示。

文旅“融”茶

花與茶的馥郁芬芳,吸引了游客市民前來觀賞。地處武漢市黃陂區的花鄉茶谷因地制宜將花與茶深度融合,建設銀杏、櫻花、梅花、紫薇、貴妃南極紅、桂花“六大花園茶園”。游客四季都能走在茶中、走在花裡,近距離體驗生態、有機、茶旅融合的花園茶園。

“這裡就像是一座世外桃源,賞花喝茶,享受愜意自在。”游客李女士笑著說道,“還有茶葉採摘、花茶古法制作等景區體驗式游樂項目,不虛此行。”

作為“農文旅融合”的新模式,花鄉茶谷依托花園茶園的獨特優勢,集萬余畝的花囩茶園、森林茶園、有機茶園,打造茶產業及文化傳承和休閑體驗功能,形成區域性茶文旅綜合發展模式。

花鄉茶谷總經理張雋介紹,園區內還設有茶博館、茶工坊、採茶園、茶驛站等服務游客。先后開發出紫薇紅茶、桂花紅茶、銀杏紅茶、梅花紅茶、櫻花紅茶和貴妃紅茶等六款養顏花茶新品,備受游客青睞。

“花”“茶”融合撬動特色產業鏈,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目前,花鄉茶谷所在的蔡榨街是武漢茶葉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被譽為“武漢第一茶鄉”。僅以茶為核心產業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就有22家,近1500戶以種茶為業,茶園種植規模發展到近3萬畝。以茶促旅,以旅帶茶,逐步形成文旅交匯、康養宜居產業鏈,年產值2.4億元。

當前,湖北省啟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優化、標准建設、主體培育、工藝改進、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生產服務、科技賦能十大行動,以打造省域公用品牌、完善標准體系、搭建營銷平台等實招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從茶葉大省向茶葉強省轉變。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