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武漢老長堤 煙火街巷中的美食周【2】

桂萍牛雜、汪集土雞湯、何平大排檔……4月29日,武漢街坊舌尖上的“寶藏地圖”在硚口區漢中街徐徐展開。伴隨此起彼伏的煎炒烹炸聲,首屆長堤文化美食周在這條擁有389年歷史的古街上火熱啟幕,30余家扎根於此的老字號店鋪亮出看家本領,用升騰的煙火氣串聯起老漢口的味覺記憶。
“在硚口,沒人不曉得我桂萍牛雜!街坊們吃了三十年,現在年輕人也愛來打卡。”桂萍牛雜創始人掀開大湯鍋,舀出一大勺燉到透亮的蘿卜和軟爛彈牙的牛雜。門口是桂萍三哥的藕圓子和二哥的牛肉鍋貼。桂萍的生意帶活了一家人,也帶活了一條街。
順著蒸騰的熱氣望去,百米長街上演著漢味美食的江湖傳奇。汪集雞湯的土陶罐在炭火上輕搖慢煨,大排檔的廚師顛鍋甩出一道火焰,柏平燒烤的駱莎手持三十年前公婆傳下的燒烤爐,將醬料均勻刷在肉串上。據她介紹,客人們在長堤無論光顧哪家店,都可以吃到整條街的美食。這位接手家族生意十二年的老板娘坦言,正是這種“你中有我”的默契,讓整條街多了份醇厚的人情味兒。不遠處,食客周先生的桌上放著牛雜、湯包、冰粉、燒烤、炒菜等各式各樣的吃食,“這都是長堤的特色美食,我每次來都要挨個吃一遍,這種市井氣的混搭,才是武漢宵夜的靈魂。”
“長堤街是武漢美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我們通過繪制漢派藝術彩繪,建設網紅門樓,用火紅的燈籠串聯起整片街區。”漢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敏表示,本次美食文化周通過一系列活動,推動來長堤“感受歷史沉澱、品嘗特色美食、體驗宵夜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活動現場異彩紛呈,有專門引進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攤位,也有讓身心健康的柔力球表演,更有漢派特色快板和評書演藝。
“馬上五一,客人更多,我們每天至少要准備一千斤蘿卜,五百斤牛雜。”桂萍笑著說。隨著小長假臨近,這條見証漢口商貿起源的老街,正用最本真的市井煙火延續著城市味覺記憶。(文/圖 張蕊涵)
(責編:王郭驥、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