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盡所用變廢為寶 武漢智慧農機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2025年10月16日16:36 |

為扎實推進秋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加快推廣秸稈科學還田、高效離田,10月14日,武漢市農業農村局在東西湖區辛安渡街道舉行2025年武漢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暨機收減損現場演示活動。市、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水稻種植大戶和農機手代表等5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依次演示了水稻精准收割、秸稈粉碎還田、旋耕滅茬作業等秸稈科學還田技術,以及水稻秸稈撿拾打捆技術。在智慧農機作用下,一簇簇散落的秸稈被迅速壓實成捆回收,同步開展的機械深翻還田作業,完整模擬了日常科學處理秸稈的全過程,“回收+還田”雙模式,有力推動了生態農業循環發展。
隨后,武漢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向現場參會的種植戶們發放糧油作物單產提升技術手冊、水稻機收減損操作指南、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圖譜等資料50余冊,並開展“一對一”技術答疑。針對種植大戶關心的秸稈還田后土壤肥力變化、離田秸稈銷售渠道等問題,技術人員結合當地案例,詳細講解了秸稈還田配套施肥方案和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政策,鼓勵大家爭當秸稈科學還田的“領頭羊”,帶頭應用先進技術,積極探索秸稈多元化利用新模式,向周邊農戶倡導綠色農業理念。
此次現場演示活動,不僅讓參會人員直觀掌握了秸稈綜合利用與機收減損關鍵技術,更強化了“減損就是增收、循環就是增效”的發展共識。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持續推進全市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推進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力爭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為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生態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文/圖 陳雪瑩 周毅)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