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特困生”丢掉“特困” 不获全胜 绝不收兵

2020年09月16日21:22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都在家里安心待着,雨太大不要到处串门,有啥问题就及时给我们打电话!”冒着大雨,恩施卷烟厂驻龙潭河村工作队利用疫情严重期间安装扩音设备的宣传车不停地在公路沿线反复喊话,叮嘱声和雨声夹杂在一起。

自从6月入梅以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连续猛降大雨,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定点帮扶的龙潭河村、九龙村,也随时面临受灾的可能。湖北中烟迅速下发《关于配合做好扶贫点防汛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严阵以待,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发生。

恩施卷烟厂各工作队队员日夜驻守定点村,截至目前,村里基本没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无一人因汛情伤亡。

核准“一口清” 民生跟着民声走

“我们入户走访,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在龙潭河村工作队驻村的队员梁连新,如今是利川市柏杨坝镇九龙村“尖刀班”班长,对工作队2017年年初刚刚入驻龙潭河村的光景,他记忆犹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国家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其下辖的6县2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

恩施卷烟厂驻九龙坡村扶贫工作队开展防疫走访

龙潭河村位于宣恩县高罗镇中南部,距离集镇18公里,曾是当地有名的“特困村”,一度无主导产业、无硬化公路,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属于特困地区中的重点贫困村。

2017年,恩施卷烟厂开始对口帮扶龙潭河村。厂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中国铁塔公司驻龙潭河村工作队共同组成“尖刀班”,并成立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工作。

梁连新和工作队在村里住下来后,便开始逐户走、逐户看、逐户访、逐户问,反复走访,“有时候村民不配合,工作就难得很,但好在效果不错。”

有一次,工作队走访时遇上正在栽秧的夏昌前。面对寻访,夏昌前稍有不悦:“干活呢干活呢,时节看着就要过了,我的困难就是没人帮忙栽秧!”没办法,全胜洪、田正锋、程权三人只好脱掉鞋袜、挽起裤脚走进水田,帮夏龙韵插秧,在烈日下一起边干活边了解情况,“那叫一个大汗淋漓啊。”

2018年春,贫困户胡志安正在种玉米,工作队员在田间找到这位朴实的老人,嘴里在问情况,队员们的眼睛也没闲着。“我看那个种子,有点不对劲。”在场的农业技术人员发现村民的种子是头一年没用完的,“这肯定会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的。老胡,你晚两天再下种吧,我去想办法。”

第二天,工作队再次上门买了新种子给他,“专业的人就是厉害!”老胡的脸上露出淳朴感激的笑,很显然,工作队的做法赢得了他的心。在“一口清”手册上,工作队给这个村民标注上“缺技术”,逢节气来临前就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通过制作了“一口清”手册,工作队做到了各家各户基本情况人人有数,为展开工作打牢了基础。渐渐地,村民们越来越配合走访,甚至还会主动找工作队更新自家的“一口清”册子。

为了全面发挥“一口清”手册的作用,争取让思想脱贫先行,厂党委还调派了不少有经验的老同志到龙潭河村上党课,讲述宣恩县红色革命斗争史,组织全村党员、致富能手到工厂参观,到周边附件地区参观学习。不少党员受到鼓舞许下了承诺,“我们一定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助道路平坦 让“水路”畅通

“之前吃水都要走半天去河里,挑水回来又怕老骨头搞坏了,国家现在政策好啊,我们还要多活几年!”快80岁的贫困户郑金平遇上工作队走访,跟大家开起玩笑来。

以前,她和老伴独居在村里,腿脚不便,路不好,很少出门,但用水的时候不得不去河边。龙潭河村曾经的光景不仅难倒了郑金平这样的老人,还难倒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

恩施卷烟厂驻龙潭河村扶贫。

有的村民养殖生猪,因道路不通,生猪出售必须请人背到5公里外的麻阳寨村,共发生十几起因生猪动弹导致生猪摔死、人员摔伤事件;有的村民等种子下地,但农资公司因为路况不好不能及时送货,“干啥都不行,急死人哒。”

“路不好走,吃水麻烦,这是典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我们的作用就是解决问题!”根据湖北中烟安排,恩施卷烟厂工作队须岗位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长期驻守在扶贫点。住下来不久,现实的困难很快扑面而来。

龙潭河村地形复杂,山大坡陡,村民居住分散。路不好,影响出行,也影响产业发展。村民出不去,农产品就出不去,外部资源进不来,技术就进不来。“修路刻不容缓”。

很快,经过工作队多方协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龙潭河村先后硬化道路共23.9公里,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针对部分土地集中、交通不畅的地方,共计新修产业砂石路6.7公里。“以前去地里背一趟东西回来一二十分钟,现在三轮车几分钟就到了。”村民看着门口硬化的道路,无不感叹地说。

在用水不便的问题上,工作队也找到了新办法。经过勘测,在村里新建了18口水窖,覆盖所有村民住宅,铺设管道,实现了一管清水到家门的愿望。村里的老人们都很高兴,“水龙头一开,就有清水流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了龙潭河村的经验,九龙村工作队的工作也顺利展开,“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九龙村硬化通组公路3.5公里,加装配套安全防护设施,还修缮通往邻村砂石路0.6公里,新修建砂石公路0.6公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重重大山,道路通畅曾是这里百姓最美最甜的梦。82岁老人廖占华看见公路硬化至家门口,激动地拉着九龙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曦华的手说:“我以为我这辈子看不到这个事情哒,这哈我死也瞑目了。”

既做领路人 又当护航者

缓解了村民的民生困难,接下来就是如何让他们切实走出贫困。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为定点村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向村民了解了一些传统产业发展情况,还把土壤样本送去检测,看适合种什么。”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各村逐渐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方向,龙潭河村确定了黑猪养殖、茶叶加工、蜂业养殖等产业为重点的扶持项目。

不久,工作队在龙潭河村建成了存栏200头的黑猪养殖场,成立龙塔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免费向全体村民发放猪仔;还成立了耀军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给有技术基础的贫困户共发放了80桶蜜蜂进行代养;结合自然气候条件,积极融入宣恩县“南果北茶高山药”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组建加工厂延长产业链。

如今,在龙潭河村,每户村民均发展有“一长两短”产业,“一长”为长期发展的茶产业,“两短”为保障贫困户短期有收入的黑猪养殖和蜜蜂养殖,让村民短期有收入、长期有希望。

恩施卷烟厂驻龙潭河村扶贫。

发展在地产业无疑是扶贫的一条好路子,“路子我们有了,还要能稳定下来”。为了让村民们能够真正在家门口就业,切实相信在地产业发展能够持续发展。工作队还创新了“以奖代补”的帮扶方法。

“我们鼓励养殖黄牛、牲猪、鸡鸭,也鼓励大家种植绿茶、油茶、黄柏。”工作队针对参与“一长两短”产业发展,达到一定年限或者一定数量的村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龙潭河村的贫困户谭再权夫妇已有近80岁高龄,通过扶持,2018年养猪20头。后来,在种植、养殖“以奖代补”兑现大会上获得养殖奖补时,老两口又惊讶又激动,“养了一辈子猪,第一次遇上没花钱还发钱的事儿,养,明年多养点!”

护航产业的办法并不止“以奖代补”一个。利川金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柏杨坝镇的龙头企业,不少茶农和村民的生计都与它息息相关。但由于疫情影响,春茶滞销,“卖不出去也不敢摘,不摘又赶不上春茶”,负责人心急如焚。

听闻情况,吴曦华积极向厂党委汇报,为“金利茶叶”与恩施卷烟厂牵线搭桥。最终,通过扶贫832平台,以消费扶贫的形式,购买茶叶近22万元,帮助茶农与“金利茶叶”度过了难关。

2019年3月,宣恩县顺利“摘帽”,龙潭河村也从“特困生”出列;2020年4月,利川市顺利“摘帽”,九龙村也从“特困生”出列;截至到2020年4月,恩施卷烟厂定点帮扶村都已经实现了全部脱贫出列。

“战疫”“战贫”两手抓 坚决夺取“双胜利”

“疫情不退,我们不回!”脱贫摘帽只是一段工作的结束,新的考验仍然时时出现。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防疫形势异常严峻。1月24日,恩施卷烟厂驻村工作队接到州委办公室紧急通知,要求“尖刀班”全体成员取消所有休假,返岗工作。吴曦华带领4名工作队员在1月25日中午12点前准时到达九龙村,配合防疫工作,情况紧急,为保障防疫物资采购,吴曦华自己垫付了近3万元的费用。

量体温、发口罩、宣传政策和防疫知识,随着九龙村全面封闭管理的实施,5名驻村队员一头扎入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实行“尖刀班”物资代购制,工作队共为村民代购14次,共计金额12多万元;电话核实全村农户生产生活情况,为62户村民共计采购种子324包、汽(柴)油450余升、化肥13吨;为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发放大米10.5吨。两村工作队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推介恩施本地用工信息,累计帮助765人次。在全体工作队员的日夜坚守下,直至湖北疫情实现零新增、零确诊的胜利局面,恩施卷烟厂所有对口扶贫村的村民无一人因疫返贫。

今年5月底,九龙村还作为被抽检村,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检查,“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扶贫工作群众认可度、贫困户漏评率和错评率等指标实现情况得到了评估机构的肯定。

“‘摘帽’并不是我们的工作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2018年烟草行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恩施卷烟厂的驻村帮扶目标是“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他们也正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图/文 王莞 严烨 徐明)

(责编:关喜艳、周恬)

微信公众号
有多少事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
近来,还有许多事情记挂在总理心间,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决。但仍应反思:本应给群众方便的事情,为何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呢?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内容|每日为您展现更多有料内容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