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看武汉临空港”之

临空港亮度

周雯 张沛

2020年12月15日07:48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编者按:“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又将起航。五年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成功迈入武汉“千亿城区俱乐部”。如今这座现代活力城正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幸福临空港。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即日起,人民网湖北频道联合武汉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六度”看武汉临空港》系列报道,从高度、速度、温度、气度、亮度、深度六个维度,聚焦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气象、新作为。

“沼泽、农田”已成昨日“老黄历”,位于武汉西大门的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出行、生活配套、生态环境全方位提升,大踏步前进……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走进临空港眼见之处,皆是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焕然一新的城市风貌,让人眼前一亮。

临空港大道、金山大道及金银湖亮点区块的提档升级,形成了靓丽的“黄金十字景观轴”。

临空港大道是武汉市第三条“千亿产业大道”,串联起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等项目。

金山大道则被称为“楚天第一大道”,沿线湖泊湿地密布、总部高楼密集,还有武汉园博园、金银湖湿地公园等“城市绿肺”点缀其上,美不胜收。

东西湖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东西湖融媒体中心供图)

金银湖分布于金山大道两侧,其区域内岸线形式多样,湖、塘、泽、岛、林、田等资源丰富,武汉市最大的城中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坐落于此。

东西湖区根据区域特色,在提升原有的20多公里绿道的同时,依水就势新建22公里绿道,打造四大主题区,设置五大入口门户,连接主要交通枢纽,并科学配建驿站及公共服务设施,成为湖北展示湖泊湿地魅力的重要窗口。

以水为媒、临水建园、依水添景,依托区域丰富的湖泊、湿地资源,东西湖区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水质提升及景观改造工程,26个湖泊中已有22个被打造成了湖泊公园,实现了“一湖一公园”。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该区围绕公园建设、带状绿地、绿道、道路绿地、林荫道等大力开展绿化建设,整个东西湖1/3是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35平方米。

点亮城市的不仅有绿色,更有夜幕降临后,繁华城市上五颜六色的灯光,运动场馆里点亮的白炽灯,轨道交通车流形成的绚丽灯光……

对于热爱运动的市民而言,不仅可以去随处可见的绿道跑步、散心,也可以去“高大上”的运动场馆。

武汉五环体育中心“灯光秀”。(徐一帆 摄)

去年,曾作为武汉军运会比赛场馆之一的五环体育中心,如今已面向公众开放,进行市场化运营,居民也能在国际化标准赛场体验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运动项目。

地铁织成网,道路连成环,步行路更多,车行路更宽,市民出行也更加便利。从轻轨1号线开始,东西湖已迎来武汉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等多条线路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惠民公交已通达全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截至今年,临空港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43公里/百平方公里。

20年前这里的人们往城里挤,现在城里人却聚集在这里,感受自然。

东山街群力大队:铺开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徐一帆 摄)

在慈惠街石榴红景区打网台村,武汉市首个文艺家农场坐落于此。几栋民房被改造成艺术家的住所和工作室,一片土地用来种植,一个大棚饲养动物。艺术家们在农场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激发灵感,安心创作。农场恬静的氛围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空间,而随着艺术家的到来,他们将艺术融入了乡村建设,更将浓浓的文艺气带入了日常生活。

石榴红村曾经是慈惠街偏远贫困的村,2005年人均收入不足3700元。近年来,东西湖区大力推进石榴红村提档升级,不断完善辖区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石榴红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7.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63.71万元。

石榴红的成功探索,是东西湖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一大缩影,全域旅游正在激活乡村活力。

东山的葡萄、柏泉的柑橘……瓜果飘香时,东西湖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前来“打卡”,常来常新的乡村焕发着新气象。

藏匿在柏泉古镇的柏泉茶园,成立之初还只是一个单一茶厂,近几年,通过不断拓宽发展渠道,目前正打造武汉首个主题茶湾——柏泉茶湾。

柏泉茶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柏泉全域旅游示范点建设已经启动,柏泉东部将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柏泉历史名人文化村”,重点打造柏泉古井、古村等景点,依托项目改善柏泉古井旅游环境,提升古镇旅游品质。

如今的临空港,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秀美画卷正徐徐铺开。

(责编:张隽、荣先明)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