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坊:历史建筑+文创 打造城市文化复兴新样板

2021年03月05日20:48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这就是武汉青山红坊。作为我国首家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最早的家属区,一砖一瓦,见证青山从钢铁森林到长江“黄金右岸”的华丽转变。

俯瞰武汉长江主轴,左右两岸,俱是对标世界的恢弘创想。左岸以经济、交通为主,右岸则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天赋的自然景观,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等世界一流的水岸艺术区,从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化、艺术化岸线进行华丽转变,成为大武汉人文生态的最佳表率。

项目效果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红坊,作为长江右岸的北起点,它孕育武汉城市精神、传承武汉城市文化、擎领武汉创新发展的红色沃土。如今,通过文旅+新型产业带动武汉滨江岸线空间转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长江文化右岸的时代标杆。它的再次崛起,必将赋能武汉新动力,丰富武汉的人文封面,助力长江右岸迎来璀璨复兴。

时代“足迹”期待被唤醒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坊是整整两代武汉人的记忆,在武汉的历史年轮里,红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伴随着新中国“钢铁长子”——武钢而诞生,是十多万武钢建设者的家园,也是革新时代的红色图腾。

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而红坊是武钢50年光辉岁月的缩影,无数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把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以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撑起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脊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奇迹。红坊对武汉甚至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影响了一代科学技术精英,他们的汗水和青春奠定了现在的新中国工业体系和武汉的经济基础。

红坊历史街区,规划范围北起临江大道,南至和平大道,西至建设六路,东至三环线,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红房子围合出的一个个大院,如同一座城中城,承载着老人家的乘凉闲聊、小朋友的嬉戏游乐,交织融合成为相互交流、邻里和睦的集体生活。半个世纪的光荣岁月里,这一团团红色的建筑,孕育出武钢“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从严求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催生着独属于武汉的文化创新与人文发展。

2012年7月,武汉正式确定青山“红房子片”为武汉16大历史文化风貌街区。2017年,武汉市提出“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集交通轴、发展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五轴一体,集中发展高端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旅游等,打造武汉现代化建设之大集成。2020年4月,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亮点片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1年)》,将按照“精致街区一平方公里、精致街道一公里”的要求,在武汉中心城区内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绿色开放、活力共享的亮点片区,红坊位列其中。

时代“足迹”期待被唤醒,黄金右岸即将被点亮。作为长江右岸文化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红坊承载了城市发展重点政策、规划、期待。让历史成为载体,让长江成为纽带,让文化成为内核,让红坊成为引擎,构建城市价值最高一极,红坊承担起了青山乃至武汉文化产业复兴的重担,这片街区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项目江景效果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以“文化+”催生“新景”

“人文·活力·原生”是华侨城对红坊改造升级的定位。2020年,华侨城·红坊项目落子长江右岸红坊亮点片区。华侨城将自身丰富的文旅产业开发经验,与红坊的历史文化基因相融合,依托红房子历史街区,注入文化创意设计、旅游服务等公共功能,引导城市功能转型和重要特色空间打造,整体提升区域文化氛围。通过文旅+新型产业带动武汉滨江岸线空间转型,以“文化+”催生老城“新景”,传承红坊风貌,把时光中的回忆剪进未来的生活,构筑武汉城市文化复兴新范本。

红坊商业鸟瞰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项目以“一线四组团”的整体规划,秉持“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整合生态、人文、艺术资源,构筑“城景共生、宜居宜业”的全维、全龄、全时美学生活示范特区,多处公园、街区、广场、艺术场地,可提供不同层次的公共环境,也让人们的生活环境从家中扩散至家以外的地方,“小家”于是成为了“大家”。

项目规划示意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武汉创意设计中心,在红钢城第一所小学的原址之上,通过修缮维护与重新设计打造而成的“武汉文化复兴创研基地”,是武汉创意设计的面向世界的地标窗口。武汉创意中心不仅成功引进了钟书阁图书馆、游心咖啡两大IP,设置红坊讲堂,还针对红坊老建筑的维护和修缮设计了科普教育基地——修缮实验室,在这里,从旧到新,从过去到现在,漫长的情感储蓄有了更直观的展示。

武汉创意设计中心示意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红坊旗舰商业群、商务塔楼、约6000平的国际会议中心、约3000平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在长江右岸的红坊历史风貌保护区,一片聚合居住、商业、办公、旅游、教育等多元城市生命模块,在过去与未来相互交融中,将历史记忆如水乳般和谐地印入了现代便捷的人居生活。

会议中心示意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红坊的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极具特色与辨识度的建筑风貌,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代人的生活,一种城市关系,以及所凝练着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特定时期下国家发展的缩影。我希望通过建筑延续这段城市记忆,从风貌到空间以及内在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演绎现代化的新红坊。”项目设计董事,Aedas全球设计董事王烨冰谈道。

老城焕新 开启城市美好生活

3月,红坊国际光影节暨武汉创意设计中心将正式对外开放,创想启幕,向世界点亮武汉红。4月,华侨城·红坊项目首期也将入市,全面开启对于青山滨江的加速改造升级。

红坊鸟瞰图。华侨城·红坊项目部供图

红坊的焕新,让长江右岸这片区域拥有了更多新的符号意义——新的城市规划、新的经济引擎、新的文化平台、新的地标建筑、新的商旅名片、新的生活理念,它代表着武汉新的时代精神,也演绎着城市未来的生活方式。

如同塞纳左岸之于巴黎、泰晤士河南岸之于伦敦……红坊的复兴,带来的是整个长江主轴右岸甚至整个城市的文化复兴。这场文化复兴,是对武汉这座江湖之城文明和繁华的回首与呼唤,是对红坊历史与未来的缅怀和创想。它起于红坊,却不止于红坊。

深耕武汉12年,华侨城见证并参与着武汉的历史蝶变。多年来,华侨城沿东湖一路北上,衔武汉高铁商务区,向青山滨江,于武昌之北展开成片化、规模化“造城”。它将一片滩涂之地,造成了一个“精致感”满满的大东湖,刷新了武汉人的湖居体验;它将武汉高铁商务区的滚滚流量,正加速“变现”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红利。而随着华侨城·红坊的崛起,一张联江湖一线,跨东湖、武汉高铁商务区和青山滨江三区,共计开发总体量超600万平方米,涵盖旅、产、商、居、教等全系业态新区域地图清晰地跃然纸上。在提升区域价值、复兴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华侨城从东湖到长江一线串联的“江·湖文旅连廊”的开发愿景,让华侨城优质生活梦想的武汉蓝图蔚然成境。三片区域,微妙而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被串起,为武汉城市进程的更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关喜艳、张隽)

微信公众号
有多少事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
近来,还有许多事情记挂在总理心间,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决。但仍应反思:本应给群众方便的事情,为何非得总理说了才能解决呢?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内容|每日为您展现更多有料内容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