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粮道匠人|42年剃头手艺人,守住老武昌的淳朴匠心

2021年07月13日11:23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夏家陆正在给顾客理发

下午3点,武汉民主路街头人来车往,61岁的夏家陆和老伴董雪密终于决定喘口气,匆忙拿出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麻辣虾尾和清炒冬瓜,狼吞虎咽,生怕刚来的客人等久了。这是夫妻俩再平常不过的一天,生意好的时候,这家传统古老的理发店顾客络绎不绝,二老甚至会忙到下午6点才能吃上一口热饭。

荆南理发店,这是粮道街民主路上的最古老的铺子之一,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上世纪50年代,成立之初的荆南理发店还属于国有企业,1979年,夏家陆夫妻承包下这家老店,风雨无阻,每日坚守,转眼便是42年。

40余年,老店仍保持着旧时国营企业的模样,老式的格子玻璃窗,传统的大镜子和剪发工具,头顶上是用了六十多年的老风扇,屋内摆放着五十年代汉口老厂生产的剃头椅和最老式的烫头机。

自接手起,夏师傅和妻子便挑起了维系理发店生存的重任,理发,刮脸,洗头,吹头,造型,剃完一个头需要20分钟,夏家陆只收顾客10元钱。尽管如此,对待每一位顾客,夏家陆和老伴都一如既往地仔细认真,丝毫未曾懈怠。

好手艺从哪儿来?1974年,14岁的夏家陆进入武汉市第二商业局,成为了一名剃头学徒。“剃头是一门传统手艺,讲究的就是一个‘基本功’。”夏家陆说,从他当学徒开始,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剪发、洗头、修面、剃须、烫发、染发,样样都要学,师傅教得严,学不好不能出师。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的那些“绝活”越发精湛,大人小孩都愿意来找他剃头。

“来我这里理发的,一大家子三代人都有。”夏师傅指着旁边等待理发的中年人说,“他从小时候就在我这里剃头,他妈妈从年轻时候也是在我这儿剪头烫发,都是做的老顾客生意。”这么多年认真理发,是夏家陆对这门手艺的尊重与传承。手艺好,价格划算,一传十十传百,除了老顾客,还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就被荆南理发店二老的“精心”和“诚意”留下,一剪就是半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街小巷里的新潮美发店越来越多,装修得也越来越上档次。但夏家陆和老伴始终坚守着这家老店,东西虽旧,但干净整洁有序,二老将这家店铺经营得风生水起,一到节假日,各大高校的学子、抖音快手上的网红都要来这家店拍照打卡、剪头理发,仿佛穿越时光,重温儿时记忆,感受曾经的慢生活。

“只要还能剪得动,就会一直剪,这家店我们就会一直守下去。”荆南理发店外,高楼林立,人来车往,流淌着早餐店、药店、小餐馆的喧嚣声,都市的繁忙与小巷的市井在这里交汇。理发店内,静谧无声,任凭四季轮回变化、天气阴晴雨雪,四十余年,夏家陆和妻子的坚守从未间断,将传统匠人的这份淳朴匠心牢牢刻进骨子里。

转角处的这家古老的理发铺子,已然成了武昌城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伴随和见证着武昌古城的发展和变迁,在平凡宁静的角落中,留住这喧嚣世界里,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与安宁。(文/王孝玉 舒俊 图/王孝玉)

(责编:周恬、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