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沿着“风光”看湖北⑦:“大风车”转来好生活

姚苏文 邹俊华 龙群
2021年07月13日14:20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风来了。

炎炎的夏日在几场大雨过后,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远处山峰上的“大风车”随风而动,一条条银丝向远处延伸......

矗立在武穴市余川镇砌石村山顶的风力发电机组迎风“起舞”。邹俊华摄

日前,我们沿着武穴一路北上,眼前的一望无垠逐渐被此起彼伏的连绵叠嶂所替代。北有大别山,南有长江水。武穴地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自北向东南倾斜。平原中分布一些洼地。这种特殊的地形,为武穴的风电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风电具备经济性高、占地少、环境友好的优势,发展风电既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集体收入,又能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调整能源结构,通过绿色电力消费实现绿色乡村振兴发展。

“这么热的天,看你们的衣服都汗湿了,快进来喝杯茶吧。”6月24日,在一旁乘凉的郭奶奶向笔者一行吆喝道。她告诉笔者,国网武穴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每个月都会来村里检查台区,经常帮他们家检查线路,有时间的时候,队员们也陪她唠唠嗑,帮助做做家务,很贴心。

她指着远处横岗山上正在迎风转动的大风车告诉笔者:“晓得不,那个稀罕玩意迎风转一转,还能发电咧!”

在郭奶奶眼中的稀罕玩意“大风车”,以前安装到横岗山上,她就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好端端的山头上会突然装上这么个庞然大物,通过供电党员服务队才得知,这“大风车”还能发电,就更是觉得惊奇。

从大风车聊到用电的变化,郭奶奶感叹,25年前,泛着黄光的手电筒还是砌石村的唯一光源;如今,电线直接拉到了每家每户,现在生活根本一刻也离不开电。郭奶奶说以前子女都在外面上班,有时候家里停电了,郭奶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驻村网格员兰江林。

“这里曾是全市最闭塞、最为贫困的小山村,当时电力供应不稳定,家里用不上电视,空调,热水器。如今,水泥路两旁有光伏发电的路灯,乡亲们住进了整齐漂亮的小洋楼,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都通上了‘动力电’,咱们的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砌石村党组织负责人叶树银说到用电的变化很是高兴。

说到武穴更早的用电史,时间还要回溯到100多年前,这里孕育出了鄂东地区的第一家电厂,开启了鄂东最早的电力工业史。1918年2月,广济商人陈云山积极筹措武穴光明电灯厂,并于当年成功投产发电。当年12月,武穴街头近两百盏路灯大放光芒。镇上市民开天辟地首次看到电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惊奇地称之为“神灯”。

国网武穴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金风集线10号杆塔处巡视,全力保障新能源并网消纳。邹俊华摄

时过境迁,如今在这片土地上,用电生活已是天翻地覆。充沛的电能,改变了乡村的生活。山上的“大风车”迎风旋转,山下的“小山村”宽敞明亮。

充足的电源加上当地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东风,郭奶奶的儿女们现在全都回到砌石村发展农家乐,生意愈发红火。曾今的土坯房变成了二层小洋楼,郭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当前,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力度不断加大,倒逼能源加快转型。黄冈由于地理条件的优势,新能源资源极为丰富,总装机255.8万千瓦,其中风电66.1万千瓦,占比25%,风电厂就有12座。

乘着这股东风,武穴风电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湖北武穴风电项目在武穴大金镇的北部风场就有27台风机投运。当风速达到10米每秒时,每小时可满功率发电约2000度,按27台风机一年发电一亿度算,可以节约煤炭3.16万吨,减少二氧排放8.09万吨。

武穴一直是中部县域经济强市,随着风电项目、新能源电动汽车、“绿色医院”、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代维站等一系列绿色生态项目纷纷在武穴落地生根,国网武穴供电公司也是倾尽全力做好相关项目的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助力武穴绿色能源大步发展。

2016年初,湖北华能武穴风电场项目即将落户武穴,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施工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为了确保风电项目按时并网投运,国网武穴市供电公司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风电机组接入系统规划方案,确保风电场科学合理发展,风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及时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风电项目提前顺利并网奠定了基础,风电的落户也为砌石村实现乡村振兴带来了收益。

为了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国网黄冈供电公司以支撑区域生态更环保为己任,用“国网绿”守护青山绿水,推出了提升综合效能、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推广绿色出行等一系列举措。

按照黄冈新能源发展规划,2021年黄冈地区已投产4座,装机容量253兆瓦,还有15座新能源项目并网,规划装机容量667.5兆瓦。至2025和2030年,黄冈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分别达到650和1200万千瓦以上,对新能源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绕“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理念,目前,国网黄冈供电公司已建成全省首家新能源联合调度系统。实时掌握超短期发电预测,实现网源荷精准调控,新能源发电全额消纳,有效缓解负荷高峰时电网用电受限问题。

伴随黄冈境内风电开发布局的不断优化。风电将有机会走进更广阔的乡村,让绿色电能源源不断流进千家万户。

(责编:周恬、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