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一线监督畅通万米长渠引水渠道
2022年09月30日09:55 |

“感谢你们解决了灌溉用水的燃眉之急,灌溉用水成本也降低了,稻田水有保障了,稻谷长得蛮好,马上可以收割了!”近日,武汉市新洲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回访汪集街八里片区抗旱情况,该村村民正在准备秋收。
8月初,新洲区纪委监委干部到汪集街基层联系点走访农田抗旱灌溉情况,得知新洲区汪集街河口村的庄稼地里,旱稻的叶片已经干枯蜷缩成一团,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令该村村民苦不堪言。
原来,位于仓埠街的周昭闸早在十年之前就建成了,计划通过设闸将倒水河的水引入万米长渠,实现倒东灌区的自流灌溉,解决沿线仓埠街、汪集街、李集街、涨渡湖街部分村灌溉用水。但因上游疏渠清淤不到位,位于仓埠街的周昭闸一直未启用,倒水河水很难到达位于水系末端的汪集街各村。为解决农民抗旱问题,汪集街不得不通过自设拦水坝,或者用拖拉机抽水灌溉,不仅成本高,水质和供水量难以保障。
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新洲区纪委迅速成立专项督导组,督促该区水务局、农业农村局、仓埠街、汪集街、李集街、涨渡湖街等相关部门联动,从泵站维修、渠道疏通、工程多方面情况入手,用最短时间组织机械对万米长渠的各处堵点进行拆除和疏通,将手动闸换为电动闸,确保沿线村水稻产量不会受到干旱的影响。
不到一周时间,在倒水河东岸和万米长渠沿线,一幅疏通清淤、抗旱保苗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处处可见村民抗旱忙碌的身影,汪集八里片区抗旱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据了解,在该区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下,汪集街周昭闸更换为电动闸,倒水河水由周昭闸引入万米长渠,惠及沿线仓埠街、李集街、汪集街等街镇农田十万余亩,受益人口6万左右。(周倩)
(责编:金雨蒙、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