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智慧养老托起“最美夕阳红”

周倩文 薛蒂
2022年10月02日07:58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相关数据显示,湖北省60岁以上人群超千万。养老,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命题。早在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如今,在湖北各地,更智慧、更先进的养老模式不断兴起,为老年人造福。

老人健康数据实时上传云端

医养结合服务精准推荐

湖北省钟祥市冷水镇卫生院作为湖北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之一,基地服务辐射冷水镇及周边乡镇近4万人口。

今年,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医养结合服务团队(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与钟祥市冷水镇卫生院签订了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协议,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近一万老年人提供更可及、更优质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

“依托医养结合社区大数据管理平台,老年人健康档案和体检册数据可以随时导入,并基于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专家团队制定的健康等级评估模型,对基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精准分析和评估,确定老年人的健康等级,可分为一般人群、关注人群、重点关注人群。”该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根据模型,针对不同健康等级的老年人对应推荐不同的医养结合服务,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精准推荐。

如今,该院配备了健康一体机,每天测量老年人的血糖、血压、身高、体重、BMI等数据,实时上传至医养结合大数据平台,进行老年人健康状况趋势分析。

这样的技术,正是国创中心智能健康屋项目团队的重要成果。

“2019年丁烈云院士团队开始策划,如今已三年时间,从用户使用与医生们的反馈来看,我们预计再过三年正式投入市场大面积使用。”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迎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AI算法,形成了一套产品,把医疗资源变成一种养老资源,使得这种诊断不再有太高门槛,不需要占用很多医院的资源,把医生的经验普及给公众,尤其是那些不便去到医院的人。

医养结合大数据平台已试点检测超百万人

智能健康屋服务成广泛需求

“这个系统(智能健康屋)主要就是通过监测判断养老者身体状况,进行预判与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他们的需求。”智能设备基于大数据建模,以人工作为辅助对人进行综合判断,还有医生在云端参与、比对,保证结果科学准确。周迎表示,“在使用智能健康屋的设备时,居家人可以自主操作。但是老年人的心理环境、接受度也不一样,费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标准。我们的目标是把价格控制在5000块钱以下,服务于更多中老年人。”

老年群体每天的身体情况如何、有哪些需求,很难做到每天逐个了解。这时,更智能的设备和服务成为社会广泛需求。

据悉,国创中心项目团队的核心产品,医养结合社区大数据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00多万人进行试点检测,通过联网的平台去梳理数据以协调服务资源、将医生的知识模型化后进行服务。在这一平台,可以看到一个几十万人的社区老年人整体的情况,除了监测,项目团队还根据老年人不同的身体状态推荐相关护理与服务。

数字化服务让居家养老更省心

武汉市今年将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

智能化养老,是被广泛接受的养老服务发展方向。

除了周迎教授团队智能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湖北,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这一领域,让养老变得更加舒适、省心。

在武汉市江夏区,数字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经在很多老年人家里成功应用。老年睡在床上,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启动家庭床位语音交互系统,不但可以获得专业医疗人员的诊疗,还可以请附近家政人员上门服务。大到问诊、送医,小到晒被子、剪指甲,全部囊括其中。老人们家中还有智能摄像头,实时画面连接社区呼叫应答中心。

目前,该平台已与全国数百位全科医生签署协议,一对一在线问诊。平台接线员会根据老人需求,将电话转接给相应科室的医生。该项目还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实时查看医生问诊记录及健康数据。

这样的智慧养老方案,在武汉已经并不鲜见。早在2019年,武汉就被列入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条件下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并出台《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武汉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优化市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居家上门服务1.1万人,适老化改造2500户。

(责编:周倩文、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