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北频道>>新闻中心

国网秭归发起抗旱救灾阻击战

2022年09月30日13:37 |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小字号

入汛以来,湖北省秭归县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异常偏高,严重干旱和高温热害席卷全县,以茶叶和果树为代表的产业受损严重。找水源,引电源,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国网湖北秭归供电公司全力保护乡村振兴成果,发起抗旱救灾阻击战。

灾情之下,国网力量

降水分布不均,全县强降水少。以归州镇彭家坡测站为代表的江北地区降水量为220.3毫米,较历史同期(579.2毫米)偏少六成以上。特别是7月28日以来,除8月15~18日、26日西部和东南部乡镇局部地区有分散性降水外,全县大部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归州、水田坝、郭家坝等乡镇40天累计降水量不足10毫米。虽然秋分已过,但旱情依然未缓解。

卢从义,归州供电所所长,一位从业近40年的老供电人在工作日志上记录:9月28日存量表安装清零。

卢从义说,从6月份开启抗旱以来,他们所已经增加了4台变压器,增容改造了12台变压器。今年抗旱报装量特别大,共装表1460块。

据不完全统计,从长江口吒溪河到三溪河村18公里的良斗河流域,老百姓共架设了3700多套电动抽水机和700多套柴油抽水机。架设管道最短800米,最长超过5000米,户均投资1.8万元。4400多套抗旱设施,不算劳力和工钱,每天消耗超过80万元。经测算,所有抗旱手段,用电抽水最省钱。

压力一下子传导到卢从义和他的伙伴们肩上。

5000多台电动抽水机齐鸣,场景很是壮观,隆隆马达声响彻河谷。

错峰用电,分时用电,应对容量不足,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卢从义的手机从早到晚热线不停。

磨坪、杨林桥、茅坪、九蜿溪等乡镇供电所的19名供服员一道,被临时抽调补充到归州供电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休息日,不间断地开展装表接电作业,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用电需求。

9月28日中午,他们在归州供电所食堂集体吃了第一次桌餐,也是他们在当地的最后一次团圆饭,然后将转场至水田坝供电所,那里有184只抗旱电表必须在国庆节之前安装清零。

万涓成水,汇聚江河

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有这样一个群体,有这样一些凡人小事,总能令人感动。

归州供电所配电班长熊安心,一个被晒得黑黑的汉子,从抗旱的第一天起就没离开过自己的岗位。群众的柑橘园得救了,他自己家的柑橘死了300多棵,受灾严重。

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抗旱故事。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山区,长江西陵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自1995年至今,国网公司对该县开展了长达27年不间断的定点帮扶工作,共实施帮扶项目147个,累计援助资金15829万元。持续旱情严重威胁到乡村振兴工作成果。为应对当前严峻形势,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开始了。

对脐橙主产区35千伏归州变电站主变进行增容,由5000千伏安增容至10000千伏安,在35千伏泄滩变电站、35千伏水田坝变电站增加临时主变,全力提升区域供电能力,主动应对长期高温、干旱、大负荷挑战。

低电压台区和重过载台区集中治理,优先安排人畜饮水和脐橙主产区项目。完成低电压台区整治26台,新增、更换重过载台区28台,新建、更换高低压线路16.8公里。三是开通绿色通道,服务橙农抗旱报装。主动收集、摸排客户抗旱用电需求。

执行抗旱应急项目6个,项目资金1162.8万元,落实200至400千伏安变压器50台增援一线。

县政府紧急调配专项资金300万元,落实变压器15台。

一场保民生,抗大灾,守卫乡村振兴成果的保护战全面打响。

不屈不挠,守护家园

连续晴热高温历史罕见。全县平均气温29.4℃,较历史同期(26.2℃)偏高3.2℃,为1998年迁站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日照时数277.4小时,较历史同期(203.1小时)偏多3成。特别是8月2日~26日,连续25天日最高气温≥35℃,有5天日最高气温≥40℃,极端最高气温达41.3℃(8月22日),高温连续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刷新1998年迁站以来历史记录。

干旱,还是干旱。

到立秋之日,降雨量为1961年记录以来最低值,并且气象观测认为,今天旱情极大可能延续到冬季。这样一来,秭归将面临的是夏秋冬三旱重创。

灾情可以蔓延,不屈的精神一样可以互相激励。正是在国网秭归公司的影响和带动下,大家积极投入到救灾战斗中。

龚万祥,秭归九婉丝棉茶的创始人,国家电网公司最早的一批定点帮扶户,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群众抗旱自救。找水源,牵水管,有时一天要忙碌14个小时。在水源情况不好的茶园,指挥茶农重剪干枯的茶树,以保护树蔸。他每天向茶农交代:茶树干了,只损失当年,树蔸死了,得要五年才能恢复,这账要算长远啊。

自七月以来。龚万祥手写的抗旱日记已经写了厚厚一本,在他的努力下,千亩茶园枯黄了又返绿青。

颜勇,国网公司首批光伏加冷库项目帮扶对象。他的小水果基地距水源地很远,不能用电抽水,他就亲自开水灌车带领群众一次一次往基地运水。除此,还自费4万元给镇里同样困难的群众捐赠水管等抗旱设备。

李宜林,国网公司派驻花果花村第一书记开展科技抗旱,他联系农业科技企业用生物制剂修复受灾果树根系,在降低旱灾影响的同时,提升水果产量和品质。

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着。截至发稿,秭归县抗旱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张建军)

(责编:金雨蒙、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