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高山农时耕作忙 “铁疙瘩”助农增效益

2025年04月13日10:35 |
小字号
高山农时耕作忙 “铁疙瘩”助农增效益
高山农时耕作忙 “铁疙瘩”助农增效益

春耕时节,走进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南岸的资丘镇黄柏山村,路路鲜花绕田边,乡村美景迷人眼。大田间,不时传来农用机械的轰鸣声,好一幅农忙耕作画卷。

这里,平均海拔1400多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柏山村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高山蔬菜、烟叶、中药材等多种农业产业,助力村民增收勤劳致富。

齐心化解难题 着力降本增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怎样引导发展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助力村民稳定增收致富?”“生产应当如何转型升级?”

支部联建促产业。“我们村党支部与资丘烟叶站党支部联建,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近三年来,在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的带动下,一年迈一大步,辣椒、大白菜等蔬菜和药材种植已分别达千余亩。2024年黄柏山村实现烟叶产业增收1050万元,今年争取烟叶种植计划,又前进了一步”。黄柏山村党支部书记田新生介绍。

如何高效解决当地农业生产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我们就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着力为烟农降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稳步发展。”负责该片区的烟技员颜永全如是说。

企企联合,积极开发研制适合山区使用的农用机械。“翻地耙田用拖拉机,起垄有田园管理机,但缺乏一款工效高、覆膜的质量好,适合山区坡地使用的覆膜机。”烟农提出了生产需求。全程生产机械化,缺一环都不行。2022年,资丘镇政府和烟草部门根据生产需求联系生产厂家,讲技术要求,讲质量标准,数次到烟区实地操作,现场确定技术改进方案,终于研制生产出适合当地烟叶种植使用的覆膜机。

“推行机械化种植,这些‘铁疙瘩’为村民实实在在地降本增效。比如使用田园管理机,每天可实现起垄8-10亩,可节约人工8个以上,节约人工工资1200元以上。”黄柏山村三组烟农徐长强说。

创新组织模式 推进机艺融合

“我们是山区,对具备条件的地方用机械代替人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为群众降本增效,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转变。”资丘烟叶收购站站长刘勇介绍。

“过去,烟农靠肩挑背扛,纯手工操作。如今,使用田园管理机、大型拖拉机、覆膜机、田间轨道车、无人机、农用车等机械化作业,绿色防控、生物防控等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也深入大山。”黄柏山村烟农徐发满这样总结。

但靠“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怎样才能把村民手中不同类型的“铁疙瘩”有效综合利用,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呢?

探索新型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机械化利用率。黄柏山村自发成立的“烟农互助组”有效解决了这一生产瓶颈。在组长的带动下组织开展用工、运输、信息、技术等多种生产互助活动,农机互助成为烟农生产互助中的一项重要组成之一。“农机互助就是你家有起垄机,他家有覆膜机,我家有划筋机,不是每户都要购置各种机械,相互调剂以满足生产需求。对于年龄大的,不会操作的,由机械互助服务队上门服务。”黄柏山村爱家口烟农互助组徐文满说。2024年,该互助组共开展机械互助30余次,减少重复投资近8万元,节约用工开支近4万元。

“我们将不断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兴村’思路,多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我们相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好!”谈起下一步的打算,黄柏山村党支部书记田新生充满信心。(文/图 向红玉)

(责编:周雯、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