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七彩假期点亮乡村儿童求知梦【3】

2025年09月12日16:33 |
小字号
七彩假期点亮乡村儿童求知梦【3】
七彩假期点亮乡村儿童求知梦【3】

武汉文理学院新星志愿服务队近期喜讯连连:在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该队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共青团武穴市委“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袁斌、肖昌浩然两位老师荣获“优秀团队指导老师”;王誉霏、马晓敏、孙伊蕾等10名志愿者分别荣获“最美志愿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创新课堂:点亮乡村儿童求知梦

荣誉的背后,是新星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与志愿者们真心陪伴的辛勤付出。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金镇梓秀新村的托管教室里,志愿者们始终秉持“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丰富多彩的课程,让知识传递充满温度与活力。

心理健康课上,彩色卡片在孩子们手中传递,趣味游戏悄然打开他们的心扉,引导他们学会情绪调节;数学思维课里,抽象公式转化为“分糖果”“算收成”等生活问题,孩子们抢答声此起彼伏,在实践探索中提升思维能力;英语实践课上,简单单词化作儿歌音符、短剧台词,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化学探索课上,小小的实验瓶里奇妙变化不断,孩子们瞪大眼睛,好奇追问“为什么”;爱国教育课上,一个个革命故事被生动讲述,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正如志愿者所说:“托管班像一座桥,让孩子们透过我们的眼睛看世界。”

校地协作:共筑育人温暖港湾

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团省委副书记、梓秀新村党总支书记杨愉悦的大力支持。他不仅协调出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时常走进课堂,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志愿者的授课情况,用实际行动为活动“保驾护航”。学校与地方紧密联动,为托管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武穴融媒、武穴综合两家电视台专程来到托管班,记录下志愿者与孩子们互动的温馨瞬间:志愿者弯腰耐心辅导作业,孩子们捧起画作雀跃不已,师生围坐分享故事……这些画面与团队事迹一同登上国家级、省市级等多家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了文理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同心协力,共赴志愿服务路

新星志愿服务队的坚守,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引领与全程护航。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袁斌、校团委老师肖昌浩然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全程带队参与。活动筹备阶段,他们深耕课程设计、完善安全预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活动开展期间,他们精准调整细节、协调物资保障,确保活动顺畅推进。袁斌发挥专业优势,为志愿者培训儿童心理沟通技巧,让课堂更贴近孩子;肖昌浩然奔波于学校与乡村之间,积极对接当地资源、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团队与地方沟通的坚实纽带。两位老师的专业指导与无私付出,让志愿者的服务更有方向、更具力量。

载誉前行: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9月,共青团黄冈市委员会、黄冈市学联、黄冈市志愿者协会、黄冈市少工委联合向武汉文理学院发来感谢信,高度肯定新星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乡村儿童带来温暖与希望。

回望成长轨迹,新星志愿服务队自2020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以志愿者精神为指引,秉持“立足文理,服务社会”的理念,融入“尊老爱幼,振兴乡村”的新方向。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多次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全国示范团队”,跻身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圆梦工程”等多个国家级志愿宣讲团。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斩获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七彩假期”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投入,是“实践育人”办学特色的有力彰显。

从校园到社会,从课堂到乡村,武汉文理学院始终鼓励学子以志愿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新星志愿服务队的故事,正是学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更多学子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武汉文理学院)

(责编:王郭骥、周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