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旅游扶貧帶動40余萬人吃上了旅游飯

2021年01月01日11:27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國最年輕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是全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全國首批、全省唯一整州在創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近年來,恩施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找准旅游業發展與精准扶貧的突破口和結合點,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全域旅游為路徑,變生態優勢為產業優勢,變山水資源為美麗經濟,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為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旅游貢獻。2019年,全州累計接待游客7117萬人次,同比增長14.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20億元,同比增長14.3%。2020年1-11月,累計接待游客3210.9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76.65億元。旅游扶貧直接帶動10萬余人從業,間接帶動相關行業40余萬人吃上了旅游飯。

文旅融合促扶貧。堅持“以文為魂”,為旅游注入文化內涵,通過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恩施民俗大戲將游客“留”在恩施,助力脫貧攻堅。“湖北省當代紅色教育基地”“省精准扶貧示范基地”“紅色旅游基地”為建始縣店子坪村把獨特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昔日的偏僻小村逐漸發展成旅游名村。每年到店子坪培訓基地參加培訓的學員約2萬人次,全村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2000元增加到2018年的8800元,並於2017年底脫貧出列。

景區開發促扶貧。開發一個景區,帶活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恩施先后引進鄂旅投、省交投、省聯投、北京中誠信、江西旅游集團等知名企業開發旅游資源,形成了2個5A級、18個4A級的高密度、高等級景區集群,吸納村民在景區就業,設置商鋪讓村民銷售農特產品,引導村民在景區周邊修建農家樂、民宿等,持續釋放旅游扶貧效應。恩施大峽谷景區吸納周邊村民近1500人就近就業,還帶動周邊300戶民宿發展,擁有床位3000余張。

鄉村旅游促扶貧。恩施州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湖北旅游名鎮6個,湖北旅游名村16個,實現了“扮靚一批鎮村、改善一方民生”的目標。將民居、民俗、茶葉、葡萄等規劃打造成特色景觀帶和體驗帶,圍繞鄉村旅游配套發展星級農家樂,涌現出了恩施楓香坡、宣恩伍家台、咸豐麻柳溪、來鳳楊梅古寨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示范點,帶動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

特色民宿促扶貧。恩施把民宿產業作為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直接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實現了“發展一批民宿,改變一地面貌”的目標。利川市組建了龍船調旅投公司專抓民宿發展,投入資金近1億元,完善18個民宿旅游示范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發展民宿1180戶,直接帶動就業3000多人,間接帶動12000多人。2019年,白鵲山龍船調·湖居民宿通過國家文旅部五星級旅游民宿評審,成為恩施州高星級民宿的經典之作。

養生度假促扶貧。恩施州充分利用高山獨有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避暑養生度假旅游業,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利川蘇馬蕩隨著旅游度假區建設的深度推進,賓館酒店拔地而起,配套產業競相發展,農民收入倍數增長,新增家庭餐館、農家樂、酒店、水果蔬菜批發店、家具建材店90多家,賓館服務、物業管理、導游等所有行業解決就業5000人以上,每年為當地居民直接增加現金收入250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3萬多村民脫貧致富。

旅游消費促扶貧。通過“旅游+”的帶動功能,提升旅游消費能力,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帶動更多貧困戶致富。國家4A級景區恩施土家女兒城景區在創新旅游業態,帶動旅游消費,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優先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在規劃范圍內免費經營,助力200多大學生成功創業,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實現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楊媛)

(責編:關喜艷、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