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向世界講好大運河的故事(新語·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賀雲翱
2021年08月03日07: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大運河是一條中國聯通世界的文化紐帶,是展現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載體。我們要講好中國大運河自身的故事,及其與世界如何發生關聯的故事

  

  中國大運河是公元前5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持續完成的人工運河工程和珍貴文化遺產。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保護運動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學術性機構的主導下所開展的世界性行動,作為積極參與者,我們有條件和責任向世界講好中國大運河的故事。

  大運河的開鑿、發展與興盛的歷程就是一部中華文明演進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不斷豐富、聯動、升華的歷史。大運河巧妙地把我國東西向河流進行了連通,打通了海河、黃河、長江、淮河、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實現了人力工程與天然水道的一體化交通,包含著大量的科學智慧、工程技藝、治理才華、管理經驗。

  大運河是一條中國聯通世界的文化紐帶,是展現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載體。回望歷史,古代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產的外運,日本及新羅的遣唐使來訪,中國高僧鑒真東渡,外國使者馬可波羅、蘇祿國王、利瑪竇、馬戛爾尼的游歷都離不開大運河。

  目前,全球51個國家擁有500多條運河,涉及3000多個運河城市,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秘書處常設於中國揚州。今后,我們要講好中國大運河自身的故事,及其與世界如何發生關聯的故事。這些故事展現在相關的運河工程遺產、考古遺存、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非遺、名勝古跡中。我們可以通過旅游、互聯網、跨國展覽、國際學術交流、友好城市互動等方式講好故事,通過“運河”這個世界共有的文化符號講述運河與人類命運的故事,讓大運河文化在推動國際合作和民心相通中發揮作用。

  近年來,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過程中,大運河沿線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顯著加強,文物保護修繕步伐加快。大運河江蘇段完成了全面的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並付諸實施,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開放。大運河沿線一批專題博物館建成開放,大量可移動文物得到良好保護和陳列。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大運河作為國家文化公園,將更多致力於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和文化的民眾共享,將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珍愛文化遺產、追求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現代化理念和國家形象。大運河擔負著文化保護、南水北調、灌溉供水、物資運輸、生態廊道等功能,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如果能夠統籌協調好保護傳承與合理利用的關系,可以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

  (作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03日 14 版)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