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鳴沙復響起和聲(新知)

張向陽
2022年01月13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象】“敦煌城南山鳴沙,中有大泉古渥窪。”甘肅敦煌鳴沙山自古因沙“鳴”著稱於世。然而由於環境污染、人類活動增加等原因,鳴沙山的沙粒受到磨損,一度導致鳴沙共鳴機制喪失,成為“啞沙”。不久前,長期專注於沙漠科學研究的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屈建軍研究發現:30余年的封禁保育,讓聞名世界的敦煌鳴沙山“鳴”聲再起,且存在多處鳴沙群。鳴沙山復“鳴”,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們看到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效。

  【點評】

  鳴沙又稱響沙、哨沙或音樂沙,是一種自然現象,常分布於海灘或沙漠中。自然沙粒表面在風蝕、水蝕、化學溶蝕等作用下形成多孔(坑)狀結構,進而構成共鳴腔,成為鳴沙發聲的關鍵所在。現實中,鳴沙現象並不常見。正因此,鳴沙勝景被譽為“天地間的奇響,自然中的樂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記載有鳴沙地8處。敦煌鳴沙山呈金字塔形沙丘,在東北風、西北風和西南風的常年作用下,沙子得以保持潔淨,再加上地形、氣候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因此能夠發聲。

  沙漠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再加上滑沙等人類活動增加,產生了大量粉塵,沙丘的發聲機制遭到破壞。上世紀90年代,敦煌鳴沙山漸漸成為“啞沙”。這不只是自然美景、旅游資源的損失,也直接威脅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令人痛心。這警示我們,隻講發展不講保護、隻講利用不講修復,是行不通的。為恢復其自然狀態,當地啟動鳴沙山封禁保護項目,劃定沙化封禁區,開展封禁保護、植被保育工程,使得人為過度干擾大量減少。如今,經過多年的科學保護,部分沙山的沙粒得到淘洗、表面被淨化,重現“人乘沙流,有鼓角之聲,輕若絲竹,重若雷鳴”的奇特現象。

  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讓“啞沙”復鳴,既是還歷史舊賬、彌補生態創傷的過程,也是不斷認識和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的過程。科研人員數十年投身“鳴沙為何而鳴”課題的研究,破解了鳴沙機制,不僅為科學修復提供了助力,也為未來的可持續開發利用貢獻了思路。事實上,隻有尊重客觀規律、科學原理,才能為生態修復與保護、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更多支持。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從沙漠到濕地,從森林到草原,從河流到海洋,地球上遍布著各種獨特的自然景觀。如何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遵循規律的科學意識和保護生態的務實行動都不能少。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對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才能奏響更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聽音符。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3日 05 版)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