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農機助力  種地省心(田間地頭看春耕)

本報記者  劉以晴  邵玉姿  吳  君
2022年02月15日07: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已過立春,春耕春播在即,農機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在吉林四平,農機手參加培訓長了技能﹔在河北石家庄,植保無人機維修、保養已進入旺季﹔在湖北襄陽,合作社裡農機裝備隨時可以下田。農機裝備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春耕備耕提供了重要支撐。

  ——編 者 

  

  吉林四平——

  農機手精益求精

  “備春耕,咱得動起來!”立春已過,農耕將始。早上9點,農機手邵亮亮來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北夏家村聚豐農民合作社,走進倉庫,拿起扳手,先將免耕播種機的每顆螺絲緊了又緊。

  檢查電路、調整輪距、軸承上油,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氣溫雖是零下,邵亮亮額頭卻已經滲出汗珠,他走到倉庫角落,拎出二十幾根鏈條,“這才是大活呢!”

  仔細觀察,鏈條齒輪密度不一。“現在做農機手,不僅要懂機器,更得懂農業。”不同玉米品種種植間距要求各異,免耕播種機主要靠調換傳動鏈輪來改變株距。邵亮亮先用刷子將鏈條上的秸稈碎屑清理干淨,接著瞇起眼,用手摸過每一處齒輪,看看有無缺口。“農機調試,容不得半點懈怠。一個很不起眼的缺口,春耕播種就可能造成幾十株玉米的損失。”

  今年38歲的邵亮亮,是有16年經驗的農機駕駛“老把式”。起初,一台四輪拖拉機,“當天種地當天調”。如今,合作社的倉庫裡擺著各式農機,立春前后提前調試成了他的習慣,“不然睡覺都不安心。”

  檢測完鏈條,已是正午。邵亮亮取出飯盒,坐進農機,一邊扒飯,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手機裡的圖片。“備春耕,可不光是調試機器。”春節前,他參加了農業部門舉辦的農機手培訓班,內容包括萬用表入門教學、大馬力拖拉機如何給油打火……

  “這些都得在春耕前熟悉起來,農機農技水平在提升,咱農機手也得精益求精。”

  到去年,梨樹縣免耕播種機已發展至第六代,保有量也從最初的幾十台增到4693台。四平市正在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單元,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以300公頃土地相對集中連片為一個實施單元,打破農戶間土地界限,合理配置農機具。

  “這兩年,農機越來越現代、高效,農機手培訓、農機維護檢修也有農業局指導。現在就盼著到地裡一展身手了!”邵亮亮拍拍農機。

  河北石家庄——

  無人機高效作業

  春耕在即,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區大河村村頭的田地邊上,“無人機醫生”任雲培正忙著給當地農戶的植保無人機做“體檢”。

  拿起遙控傳感器,裝好手機,打開控制APP,植保無人機的各項基礎數據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機臂有些鬆動,需要緊一緊。”任雲培對植保無人機的各項數據了如指掌,很快,他便從眾多數據中准確找出問題,然后一一進行調整。“現在是植保無人機維修、保養的旺季,這段時間我們團隊的日程都排滿啦!”任雲培說。

  近年來,不少農戶都選擇使用無人機輔助耕種。瞅准這一前景廣闊的市場,2018年,任雲培成立了雲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制造、銷售植保無人機。

  “我們的無人機能精准噴洒,很受農戶們的歡迎。”任雲培邊說邊指著旁邊一架剛維修好的無人機向記者展示,“農戶隻需把調配好的農藥灌入藥箱,通過手機設定好程序,然后無人機就會根據信號指示系統,按照規劃路線准確完成業務噴洒。這樣不僅噴洒迅速還很均勻,農戶省力更省心!”

  “沒錯!用無人機噴洒,我家的地一會兒就噴完了!”在一旁等著給無人機做“體檢”的農戶王永利感觸頗深。過去一到春耕時節,王永利隻能一個人背著噴壺去田裡慢慢噴,一天最多完成20畝。現在,有了植保無人機,一天就可以作業300畝。“用無人機噴洒不僅效率高了,錢還省了!”算起這筆賬,王永利笑得樂呵呵。

  讓王永利最滿意的還是無人機的售后服務。“定期有檢修,還有現場培訓。要是無人機出啥故障了,小任他們准來管,咱一點都不用愁!”王永利說。

  “無人機撞上障礙物,那是因為你在規劃地塊的時候沒有設置好距離。”一旁,任雲培剛檢修完所有無人機,又開始忙著給大伙兒答疑解惑。“由於部分農戶的操作經驗不夠豐富,在實際作業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每次現場維修時,我們都會給農戶們進行技術培訓,手把手地教他們解決使用過程中的難題。”任雲培介紹,為全力保障農戶春耕春種,公司為農戶提供了銷售、檢修、培訓的一條龍服務,不僅會在農戶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提供指導,還會定期舉行技術培訓會,引導農戶們熟練掌握植保無人機的操作要領,真正讓他們學得會、用得好。

  湖北襄陽——

  社會化服務專業

  這兩天,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峪山鎮,公路兩旁的麥地和油菜地綠得發亮。匯吉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倉庫裡,紅色的自走式水旱兩用噴霧機成排而列。“立春后,農民要為春耕做殺虫、排水、清溝准備,我們要把這些設備調試和檢修好,到時候可以隨時派去田裡。”指著倉庫裡的設備,杭世偉逐一清點:“你看,我這裡有26台播種機,22台深耕機,16台旋耕機……”

  杭世偉是匯吉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他的合作社裡有160多台農機裝備。“我們提供了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服務,農民可根據需要選擇相關的服務,我們隨時能接單和派單。”指著眼前的農機設備,杭世偉繼續說道,“比如播種,通過北斗導航系統和無人機設備,我們現在將漏播率控制在3%以內,每畝地的種量偏差最多不超過30克。”

  不僅僅是設備,杭世偉還組建了一批操作農機設備的專業技術人員。“我現在有50多名農機手,每年都邀請農機監理部門做技能和安全駕駛培訓。”杭世偉說,這些培訓不僅讓機手從技能上有所提升,更提高了他們的責任意識,“我經常對合作社的機手說,要把服務的每一塊田都當成自己家的田那樣耕種管理。”

  有了專業培訓,杭世偉提供的任何農機作業過程都有標准,作業結束有考核。2019年,匯吉興農機專業合作社入選由農業農村部機械化管理司審定的全國第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

  提起成立農機合作社的初衷,杭世偉有很多話要說。他出生在農民家庭,深知以前種地的艱辛,“之前很多種糧大戶反映,土地如何施肥,病虫害防治怎麼更有效,這些問題不好把控。”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杭世偉返鄉創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直接將目標定位為訂單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

  作為全國第二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襄陽市襄州區目前共有100多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其中國家級示范社4家。襄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母運振介紹,截至2021年底,襄州全區農作物機械化綜合作業率達到89.92%,其中,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綜合作業率達到92.22%。

  “下一步,我還要打造一個700多畝的無人農場,到時候,我坐在家裡就能把地給種好。”說起未來的打算,杭世偉有著清晰的目標和滿滿的信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15日 15 版)
(責編:張沛、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