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綻放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中國道路中國夢·奮斗者正青春④)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3名航天員結束“太空出差”,為中國迄今最長一次太空載人飛行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當“感覺良好”“感覺非常良好”的聲音再次響起,人們不僅感受到了航天員的自信從容,更感受到了中國航天的實力底氣。
中國航天昂首闊步,中國青年昂揚奮發。平均年齡隻有35歲的長征五號團隊,時刻瞄准國際一流火箭水平,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在實干中成長成才﹔因“北京明白”而走紅網絡的北京調度崗位,是一個90后團隊,他們始終全神貫注,確保航天員能隨時隨地聯系到地面。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的回信中指出:“從天宮、北斗、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的歷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事實証明,樹牢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開拓創新,錘煉意志品質,才能在航天強國建設的征途上貢獻航天人的青春力量。
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才能揚起人生理想的風帆,實現民族復興的使命。我們以“敢為人先”的創造力,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魄力,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面對科研難題,長征五號團隊迎難而上、艱苦奮斗,實現了大型低溫運載火箭力熱環境預示技術、大型低溫貯箱和多集中力殼段結構設計與驗証技術、助推器和芯級發動機聯合搖擺控制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創新,使得長征五號火箭總體技術水平達到世界先進,運載能力、運載效率達到國際領先。長征五號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不僅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污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而且使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成為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
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亮麗底色。不論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是擔當時代的神聖使命,青年必須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對年輕的航天工程師們而言,要在關鍵崗位和重大項目攻關中經風雨、見世面,在重大工程、重要任務中壯筋骨、長才干,以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度,努力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我們堅信,選擇了航天事業就是選擇了奮斗和拼搏,隻有奮斗過、拼搏過,才對得起無悔的青春﹔選擇了航天事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和付出,隻有奉獻過、付出過,人生才更有意義。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回首過往,我們用青春和熱血點燃航天夢想,為天和核心艙、嫦娥五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貢獻力量,為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行星探測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向未來,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於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綻放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作者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重型火箭總設計師,本報記者余建斌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6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