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深耕特色劇目,培養年輕人才,拓寬傳播路徑

激發地方文藝院團生機活力(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本報記者 王錦濤 李 蕊 原韜雄
2023年08月23日10: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山東梆子《茌平秀才》劇照。
  山東聊城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供圖

  舞劇《絲路花雨》劇照。
  甘肅省歌舞劇院供圖

  東倉鼓樂社舞台劇《鼓》演出現場。
  本報記者 原韜雄攝

  今年以來,演出市場不斷升溫。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19.33萬場,與去年同比增長400.86%,觀眾人數6223.66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超10倍。

  《“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加強分類指導,激發院團生機活力。”隨著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力量,地方文藝院團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版推出策劃,從3個地方院團的實踐案例,觀察文藝院團在精品創作、人才培養、傳播路徑等方面的持續探索。

  ——編  者

  

  甘肅省歌舞劇院——

  絲路花雨  常演常新

  前不久,舞劇《絲路花雨》在北京展覽館劇場上演,一連兩場,場場爆滿。

  自1979年首演,44年來,《絲路花雨》常演常新。這部舞劇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以絲綢之路為主題,博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藝術特色,截至今年6月,已先后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3899場,觀眾達531.48萬余人次,成為中國舞劇演出場次、觀看人數、演出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劇目,被譽為“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

  精美絕倫的壁畫、翩躚起舞的飛天……為把敦煌藝術搬上舞台,讓靜止的壁畫變成流暢的舞蹈,甘肅省歌舞劇院先后派出7批編創人員趕赴敦煌,採風學習、體驗生活。編導和演員們進洞窟學習,聽專家講授,不斷調整創作思路,神筆張、英娘、伊努斯……一個個典型形象,從壁畫和文獻中走了出來、跳了起來,生動鮮活、血肉豐滿。

  莫高窟南區492個洞窟,幾乎窟窟都有舞蹈形象。“壁畫上,舞者的體態、手勢和眼神,都是我們的素材。”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李金江說,當年,大家請教研究人員,敦煌伎樂中哪一個舞蹈動作最典型,得到的答案是112窟的反彈琵琶舞姿最有代表性。

  “112窟的反彈琵琶形象出自中唐時期,舞姿形態、組合形式更加豐富。”李金江說,但要用當時的方式將反彈琵琶的靜態動作連貫起來,幾乎沒有可能。“壁畫舞姿講究曲線,在反復練習中,大家逐漸摸索出由頭、肩、胯的彎曲形成舞蹈動作。”李金江說,就這樣,舞劇中經典的反彈琵琶造型誕生了。

  同時,隨著創排的深入,更多文化元素被吸納進來。男子舞略顯單薄,就加入甘肅武威攻鼓子﹔印度舞、波斯舞不擅長,演員就到北京向東方歌舞團拜師學藝﹔為還原唐曲韻律,反復斟酌,選擇琵琶古曲《月兒高》作為基調。

  搖曳的身姿、飄逸的裙裾、曼妙的舞蹈……“花雨”自敦煌壁畫中“飛出”,又隨時代變遷,幾經改版。為了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趣味,滿足巡演需要,甘肅省歌舞劇院不僅在1979年版的基礎上推出2008年版和2016年版兩個正式演出版本,還創排了80分鐘的“旅游版”。“與時俱進的《絲路花雨》,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甘肅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其銀說,《絲路花雨》精彩片段在視頻網站播出后,“圈粉”超過1億觀眾。

  “《絲路花雨》之所以成為蜚聲海外的文化爆款,很大程度上源於其挖掘並呈現了中華文化中的世界元素,聚焦於絲路沿線各國交流交往的恆久情誼。”陳其銀認為,這是《絲路花雨》長演不衰的關鍵“密碼”。

  山東聊城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

  留住人才  增添活力

  “大紅的燈籠明亮亮,新房內再聽笑聲揚……”音樂聲起,快板敲得“呱嗒”響,主演立於舞台,雙腳呈丁字步,目光炯炯有神﹔一旁,歌舞演員們手捧紅燈籠,邁著小碎步,忽地一個側空翻,引得台下連連叫好。

  這是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演出的梆子小戲《幸福的紅燈籠》。仔細瞧來,多數演員臉龐稚嫩,有的看起來不過20歲左右。“猜對了!”團長周克泉笑道,“劇中有3名主演,其中兩人是90后,6名歌舞隊員全是00后。”

  自1950年建團,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已有70多年歷史,但這個歷史悠久的劇團卻有著年輕的演員隊伍。全團共48人,90后和00后約佔七成。

  其實,劇團多年前一度很缺人。“基層文藝院團人才流失嚴重,隊伍青黃不接,最嚴重時,一場戲都湊不齊演員。”周克泉眉頭緊皺,“2006年,縣裡開了一場戲曲晚會,想讓劇團出個節目,我們遲遲湊不齊人。沒法子,隻能跨省到河南找演員,臨時演一場。”劇團經費不足,演員工資待遇低,周克泉說,看不到前景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擴充隊伍、引進人才,迫在眉睫。2008年起,茌平區深化“財政保障+市場經營”模式改革,財政負責一定比例的事業經費,不足部分可通過演出等經營性活動獲得。同時,政府加大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將送戲下鄉補貼由750元每場提高到1萬元每場,並逐年給劇團特批事業編制,讓演員有了歸屬感。

  “改革,不能隻靠政府,劇團自身也要發力。”周克泉說,自2013年起,劇團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演職人員,告別過去的“大鍋飯”,工資根據角色、演出場次等按勞分配,注重向業務骨干和業績突出的人才傾斜,“適當拉開收入差距,可以有效提振演員的精氣神,激發隊伍活力。”

  多管齊下,幾年間,一批年輕人加入。如何留住人才,長期保持充足的“新鮮血液”?“要給年輕人廣闊的舞台,讓他們能夠充分鍛煉、展示,在舞台上不斷獲得成就感,看到職業的前景與希望。”周克泉介紹,隨著隊伍逐步壯大,劇團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優化考勤、練功、演出等考評制度,並定期組織演員外出拉練、擂台比武、業務切磋,這幾年,一批年輕人從學徒變為挑大梁的主演。如果實績突出、德才兼備,評職稱時還有機會破格評選。

  成效是顯著的。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不僅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創作的劇目《承諾》還成功入圍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榮膺優秀劇目獎。“職業有前景,演員有期待,劇團將始終保持良性競爭的活力。”周克泉說。

  說話間,演出落幕,掌聲響起。“以前送戲下鄉,劇團缺演員、少作品,幾場戲翻來覆去演,大伙看膩了,沒聽幾句便搬著板凳離場。現在不一樣了,每年演出均在400場次以上,場場滿座,像趕集一樣熱鬧。”周克泉說,“隊伍強起來了,往后劇團會以更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文藝創作,推出越來越多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陝西西安東倉鼓樂社——

  創新傳播  雅樂乘“雲”

  鐘鼓喤喤,磬筦將將,朱漆欄杆,燙金屏風,男子幞頭圓領袍,女子花鈿襦裙裝……傳承千年的西安鼓樂,每晚在東倉鼓樂社的直播間裡奏響,引來許多觀眾。

  脫胎於唐代宮廷燕樂的西安鼓樂,是由笛、笙、管、鼓、鐃、鈸、鑼等多種中國傳統樂器共同演奏的吹打合奏樂,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如今留存下來的西安鼓樂百年老社所剩無幾,東倉鼓樂社就是其中之一。每天下午,在陝西西安的大唐芙蓉園景區,東倉鼓樂社的樂師們都要進行5場線下演出。匆匆吃罷飯,樂手們便又緊張地化起裝來,晚上7點半,直播准時開場。

  直播間裡,打扮成唐代宮廷梨園總管的齊興峰,是東倉鼓樂社主管。他手握一個本子,頁腳已經卷曲破爛,目錄上有100多首曲目,“不僅有《霸王鞭》等傳統曲目,也有影視劇、游戲等改編的創新曲目。”

  “五一五工尺,工尺工尺……”搖頭晃腦地吟畢,齊興峰饒有興致地介紹起來,“剛才我唱的是工尺譜,這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樂譜記錄方法,也是西安鼓樂傳承至今的基礎。”在齊興峰看來,不光要用耳熟能詳的曲目吸引觀眾,更要將鼓樂文化傳播出去。

  鏡頭一轉,樂師張衛康手握雙錘,在一面大鼓前敲擊起來,他身姿舒展,鼓聲裡仿佛能聽見千軍萬馬。他說:“流傳千年的鼓點在我手中敲出來,又通過直播讓這麼多人聽到,我自豪極了。”

  事實上,東倉鼓樂社的直播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才不過1年多時間。當時,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齊興峰動了在短視頻平台直播的念頭,“一來讓大家增加些收入,二來也想讓西安鼓樂‘觸網’。”

  直播的受歡迎程度超出了齊興峰的想象。短短3個月,他們的抖音賬號粉絲數增至42萬,全網搜索量達1.6億次。過去一年,東倉鼓樂社的直播作品全網播放量達4.2億,目前已吸引了70多萬粉絲。“為了讓直播效果更好,我們陸續添置了補光燈、專業調音設備等器材,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齊興峰說。

  不久前,家住江蘇蘇州的樊遠建特意來到西安,為的就是見東倉鼓樂社的樂師們一面。熱情的樂師們還把他拉到鏡頭前,一起直播。東倉鼓樂社開播不久,樊遠建就成了粉絲,“聽了一首立刻被吸引了,豪邁宏大的音樂讓我好像一下子穿越了時空。從那以后我就經常跟樂師們在線上互動,一來二去成了朋友。”

  與樊遠建一樣,不少“雲端”樂迷從各地趕來,希望能在現場一飽耳福。以前在舞台上演出,樂師們與觀眾的互動很少,研習鼓樂19年的劉亞紅感慨,“開了直播后,我才發現有那麼多人喜歡西安鼓樂,我們的勁頭更足了,要好好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3日 13 版)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