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我國天基災害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

世界首顆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進入工作軌道

本報記者 馮 華
2023年08月23日10: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國家航天局日前宣布,8月13日發射的世界首顆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陸地探測四號01星,經過4次變軌后,於近日順利進入工作軌道,合成孔徑雷達天線成功展開,完成了衛星入軌初期飛控試驗主要工作,衛星工況正常,狀態良好,后續將繼續開展在軌測試等工作。

  什麼是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這顆衛星的創新性體現在哪些地方?將主要發揮哪些作用?記者進行了採訪。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副總師孟令杰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的遙感科研衛星,該星是世界首顆進入工程實施階段的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天基災害監測體系,對全面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是一顆可以在太空中對地球進行觀測的衛星,但觀測用的載荷設備不是相機,而是合成孔徑雷達。這種雷達的工作原理和其他光學遙感衛星的相機不同,通過對地球發射電磁波,然后接收從地球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並對其進行解析,從而獲取具有大量信息的雷達圖像。

  專家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搭載的合成孔徑雷達載荷具有高分辨率、寬覆蓋、多模式、輕量化等優點。

  “正是由於採用了合成孔徑雷達來成像,衛星不需要借助光線的幫助就可以成像,並且能夠穿透雲層觀測雲層之下的世界,因此陸地探測四號01星可以不受氣候限制、不受光照限制,全天候、全天時地對地觀測,非常適用於防災減災等應用場景。”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遙感衛星總體研制人員張慶君說。

  除了採用合成孔徑雷達技術,這顆衛星還是一顆高軌衛星,運行的軌道距離地球近4萬公裡。飛得越高,看得也就越遠,在這樣高的軌道上觀測地球會有什麼不同呢?

  據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運行在距離地球近4萬公裡的傾斜地球同步軌道,這條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就像在天上重復畫著一個“8”字,可以對固定的一大片區域進行相對持續的觀測,觀測重訪周期短、成像幅寬大。

  孟令杰表示,與低軌衛星、光學衛星相比,陸地探測四號01星將高軌觀測重訪周期短、成像幅寬大的優勢與微波觀測不受氣候限制(全天候)、不受光照限制(全天時)的優勢結合起來,可以提高災害異常變化信息的識別精度和效率,提升自然災害綜合防治能力。

  具備這些本領的陸地探測四號01星,未來主要應用於哪些方面?

  孟令杰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可服務防災減災及地震監測、國土資源勘察及海洋、水利、氣象、農業、環保、林業等7個行業應用需求,是我國目前行業用戶最多的遙感衛星。“未來投入使用后,該衛星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天基災害監測體系,豐富我國重點區域觀測手段,全面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平。”

  張慶君舉例說,比如發生自然災害期間,往往天氣不太好,在極端災害天氣情況下,其他光學手段難以獲得圖像時,陸地探測四號01星依然能夠獲取需要的災害地區信息。

  “為了讓衛星更好服務於防災減災工作,我們充分利用高軌和微波兩個特點,緊扣災害發生特點和觀測需求,為衛星精心設計了四種應用模式,為防災減災提供更精准專業的服務。”張慶君介紹,陸地探測四號01星工程研制中,首次創新提出了大口徑環形反射面天線加相控陣饋源方案並實現工程化,同時帶動了相關基礎理論、系統設計和精密制造等方面技術進步。

  孟令杰表示,過去一年,我國共發射200余顆衛星。我國以衛星遙感、通信、導航為主體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形成,后續將持續完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遙感、通信、導航衛星融合技術發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聯、精准時空、全維感知的空間信息服務能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3日 13 版)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