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教育時評)
自2020年探索實施以來,“強基計劃”已經成為廣大試點院校基礎學科選才育才的新機制,一批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脫穎而出。從“拔尖計劃1.0”“拔尖計劃2.0”,到“中學生英才計劃”,再到近年來啟動實施的“強基計劃”,我國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基礎學科教育體系進一步優化,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實人才根基。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我國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等方面,目前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人才的專業水平、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有待提升,創新型復合型的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供給不足。隻有牢固樹立人才自主培養理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才能將人才競爭優勢和科技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強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須抓住關鍵契機,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一方面,立足國內現實,堅持“四個面向”,胸懷“國之大者”,加強科研攻關,將基礎學科建設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拓展研究的廣度深度﹔推動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結合自身特色與內外環境,形成分類發展、多元和諧的辦學格局。另一方面,堅持從本國的歷史文化出發,發揮自身優勢,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基礎研究人才的“中國范式”,走適合自己的道路。借鑒國外有益做法的同時扎根中國大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與此同時,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的質量,事關基礎研究水平、重大科技突破和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目前,我國大學硬件條件已有很大改善,部分高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已沒有顯著差別,關鍵是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上下功夫。在面上,要充分認識到使用人才也是培養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加強科教融合、校企聯合協同育人,構建基於實際需求進行科學預測的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把參與高水平科研訓練作為培養人才的關鍵環節,把參與行業一線生產實踐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條件。在點上,造就一批拔尖人才,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線的基礎上關注兩端,完善人才發現和選拔的機制,營造讓人才“冒”出來的健康土壤,滿足科技創新所急所需。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將前所未有,高校師生都已深刻感受到時代賦予的巨大機遇。廣大高校應當把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當作是一項具有特殊地位的戰略任務,牢牢抓住這個關鍵點,完善創新培養模式,形成高水平培養體系,為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作出應有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