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武漢開幕 打造中歐開放合作新樞紐【2】

2023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暨湖北—北歐(歐洲)經貿合作洽談活動14日在武漢開幕。來自瑞典、挪威、丹麥、冰島等國駐華使節,境內外重點商協會代表,知名跨國公司高管等與會,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24個重點項目簽約逾622.8億元
此次論壇由中國商務部、湖北省政府主辦,以“打造新質生產力 譜寫對歐新篇章”為主題,包括設計主題展、主題論壇、專題對接會和考察活動等,旨在持續深化湖北與歐洲國家經貿合作交流。
開幕式上,24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投資額622.8億元人民幣,涉及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
據了解,2022年中國與北歐五國貿易額已達600億美元。湖北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搭建起與北歐國家經貿合作長效機制的省份,是中國與北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近三年,湖北對歐洲進出口保持平均10%以上增速。目前,在鄂投資的歐洲企業近70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74家﹔在歐洲投資的湖北企業80余家,投資額近50億元。湖北與歐洲國家科教、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已締結友好省州15對。
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成為湖北深化對歐經貿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跨國公司深耕中國、拓展中部地區大市場的重要平台。
著力打造中歐開放合作新樞紐
本屆論壇,瑞典、丹麥、冰島等國駐華使節,歐洲國家商協會、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公司代表等400多位嘉賓前來參會。舉行了武漢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襄陽都市圈及武漢新城、鄂州花湖機場專題推介,展現湖北高質量發展新氣象,探討經貿投資合作新途徑。
在現場舉辦的“跨國公司在湖北”主題展上,分設歐洲國家、湖北綜合、重點推介三大展區,集中展示跨國公司在鄂發展成果、湖北五大優勢產業發展機遇,推介武漢新城、花湖機場等。
在高端裝備展區,一個三維協同的數字化模型吸引不少嘉賓駐足,這是中南建筑設計院用動畫的形式模擬了無圖紙建造大樓的全過程。
中南建筑設計院總經理楊劍華介紹說,該院在海外近40個國家都有項目,但大多在南美和非洲,還沒有進入北歐市場。此次他們帶來了最新的數字化建造技術,展示了高端制造業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可以實現從設計到施工“全程無圖紙建造”,徹底顛覆了傳統建造模式。此外,他們還帶來了花湖機場的施工設計方案,展現了中國技術、中國力量、中國實力。
“中南建筑設計院已被湖北省列入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培育庫,我們也想通過技術實力走向全球,走向世界,彰顯我們湖北技術和湖北力量。”楊劍華說。
在北歐品質生活館中,來自挪威的三文魚、丹麥的皇冠曲奇、芬蘭滑雪服……200多款來自北歐的產品一一陳列。
“這些產品在武商旗下的超市、購物中心以及線上渠道均可便捷購買到。”武商超市進口採購主管甘寧介紹說,武商超市北歐商品的銷售額在千萬左右,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與國內國外的廠商進行互動,同時也可以尋找到更多的優質產品進行引進,帶給更多的消費者。
“中國是挪威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市場持續為挪威企業提供巨大的商業機遇。”挪威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歐德琳表示,挪威和湖北有長期的合作往來,未來,可在綠色低碳方面拓展更多合作空間,挪威的綠色航運方案及相關經驗可以幫助湖北的內河航運企業更好地實現減排、控排。(郭婷婷)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