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舉辦省藏國家珍貴古籍展 見証荊楚風華

2023年11月15日15:35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北宋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張威攝
北宋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張威攝

人民網武漢11月15日電 北宋寫本《金粟山大藏經》、宋刻元明遞修本《通鑒紀事本末》、明初刻本《壽域神方》、明萬歷武昌府刻本《黃鶴樓集》……11月15日, “冊府千華——湖北省藏國家珍貴古籍展”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展,該展是湖北省迄今規模最大、展品最精的珍貴古籍展。

本次展覽中年代最久的一部古籍為北宋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宋刻元明遞修本《通鑒紀事本末》,基於宋代雕版,經元明修補,具有較高的版本價值﹔明正德九年(1514)司禮監刻本《少微通鑒節要》存世稀少,且鈐“廣運之寶”寶璽。

該展展出的古籍珍貴程度高,具有荊楚特色。如明萬歷武昌府刻本《黃鶴樓集》為武昌知府孫承榮纂輯,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輯錄有關黃鶴樓詩文的典籍,存世稀少,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又如,湖廣是明代分封建藩最多的布政使司,其中有12位親王分封在湖北,楚藩多喜刻書藏書,此次展出的明嘉靖十九年(1540)楚府崇本書院刻本《東萊先生古文關鍵》,即為明代王府刻本﹔明正德六年(1511)泥金寫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該書為嘉靖帝之父興王朱祐杬府邸舊藏。

        此外,展覽展出的名家稿本《師伏堂日記》是晚清經學大師皮錫瑞於光緒十八年至三十四年的日記,是研究其生平、學術、思想的重要史料﹔明李顯刻公文紙印本《說文解字篆韻譜》展示了古籍版本的特殊形態,價值頗高。

荊楚古籍卷帙浩繁,目前全省已普查登記9萬余部,80萬余冊(件),其中260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384部入選《湖北省珍貴古籍名錄》。此次展覽分宋元寶笈、明版珍槧、清代琳琅三部分,在兩個展廳分批展出150部湖北省入選國家、省珍貴古籍名錄,以及能夠反映湖北特色的古籍,包括寫本、稿本、抄本、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等多種版本類型,官私家坊等多方刻書機構齊備,可謂冊府千華,異彩紛呈。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一個月,至12月15日結束。同期,湖北省圖書館將開展古籍講座、古籍保護培訓班等系列活動。(周恬、竺佳怡)

(責編:王郭驥、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