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武漢大學以高水平學科建設深入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夯基礎 強特色 創一流

本報記者 禹偉良 田豆豆 強郁文
2023年11月26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6月14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武漢大學何光存教授課題組關於水稻抗褐飛虱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和付磊教授團隊關於液態金屬的研究成果。兩項研究成果同日登上這一國際學術期刊,在武漢大學建校史上尚屬首次。

  從1893年到2023年,跨越3個世紀的武漢大學,今年11月29日將迎來130周年華誕。進入新時代,武漢大學瞄准世界一流,著力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百卅載武大正芳華。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優化學科布局,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在珞珈山麓、東湖水畔這方鐘靈毓秀的山水之間,激蕩著武漢大學強特色、創一流的奮進曲。

  建一流、夯基礎、強主干、推轉型、促交叉,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今年9月20日,華中地區首個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在武漢大學成立。

  11月18日,武漢數學與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致力於推進武漢大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網絡空間安全等學科高質量協同發展。

  學科水平是體現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學科建設是帶動學校整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徑。“學校把2023年確定為‘學科建設年’,成立學科建設委員會,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以高水平學科建設深入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岩說。

  日前,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勝主持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薄膜生長缺陷跨時空尺度原位/實時監測與調控實驗裝置”通過結題驗收,進入落地轉化階段。

  “這個項目屬於多學科交叉的前沿基礎研究領域,涉及先進制造、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分支學科。”劉勝介紹,他的團隊歷時5年多協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成功研制該裝置,推動了我國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異質異構集成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發展。

  圍繞“卡脖子”難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整合力學、材料、機械、控制、電氣、動力等工科主干學科資源,建強先進材料、先進制造、機器人工程、儲能技術專業,是武漢大學實施“主干學科強身計劃”的一項重要舉措。

  走進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這裡的新工科建設探索實踐讓人印象深刻。研究院融合機械、材料、光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人才,開展高端制造裝備的應用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6年來獲得國家級與省部級科技獎7項。其中,“高密度高可靠電子封裝關鍵技術及成套工藝”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主干學科貢獻力在提升,傳統優勢學科競爭力在增強。

  戴上VR眼鏡,畫像衣袂飄飄,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呈現在眼前……在武漢大學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數字演繹劇場,實驗室副主任黃先鋒輕點鼠標,屏幕上數字化技術“克隆”出的文物三維模型惟妙惟肖、細節精美。

  該實驗室是教育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試點建設單位,匯聚了武漢大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測繪科學與技術兩大優勢學科,並整合歷史學、哲學、文學等多個傳統學科核心力量,探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跨學科研究架構,為新文科建設和文科實驗研究范式創新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一流、夯基礎、強主干、推轉型、促交叉”,武漢大學不斷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目前,11個學科入圍“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11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交叉學科發展優勢明顯。

  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服務國家所需

  今年5月21日,“珞珈二號01星”成功發射入軌。這是武漢大學牽頭研制並成功發射的“第四星”,也是國際首顆集遙感成像、氣象探測和水利應用於一體的衛星。

  “衛星遙感是提高流域監測能力,實現數字孿生流域,實現水利新基建,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支撐。”武漢大學水資源工程與調度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張艷軍是“珞珈二號01星”的副總設計師,“我們科研團隊正圍繞水資源全域精細化管理、水旱災害全天候監測防控等方面開展工作,爭創國際一流成果。”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瞄准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立足原始創新,一直是武大人不懈努力的方向。”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說。

  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仁院士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首創衛星遙感全球無地面控制高精度處理和數據挖掘的理論與方法體系,推動了中國衛星遙感測圖從有控制到無控制的行業智能化變革。

  在我國衛星導航技術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劉經南院士帶領下,武漢大學北斗導航技術團隊牽頭構建北斗高精度位置網,建立了自主創新的星地一體化精密定位技術體系,實現了基於北斗的實時厘米級導航定位。

  2018年至2020年,武漢大學連續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22年,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24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

  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武漢大學是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一方重鎮。”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沈壯海表示,“把握時代脈搏、因應時代呼聲,努力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新增量,是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午后,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宗福邦坐在辦公桌前審稿,不時拿起紅筆標注。從教60余年,宗福邦創建了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門絕學傳承教師團隊,帶領大家深耕古代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先后完成《故訓匯纂》《古音匯纂》等精品力作,多次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吳玉章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2022年,該團隊被評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武漢大學是我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高校之一。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立足首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部學科評估“A+”學科等優勢,以18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為牽引展開深入研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等一批高水平成果。

  深入推進《民藏》《漢劇藝術大典》編纂工作等大型文化工程,圍繞貫徹文化強國戰略,融會貫通東西文化精要,涵育引領性、戰略性成果。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競爭實力,如今武漢大學人文社科比較優勢突出,咨政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獲批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數量居全國高校前列。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鈴聲響起,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胡鈺林走進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室,為同學們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中的科技強國戰略專題。“給文科生講科技,更要引人入勝。為講好這門課,學校組織10多個學院進行了集體備課。”胡鈺林說。

  2020年起,武漢大學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六大學部師資協同共建一門課,打造名師領銜、精彩專業的思政課。

  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武漢大學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出台“思政課建設十條”“大思政課建設二十條”,持續打造4門本科生思政精品課,建設覆蓋全國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網絡……武漢大學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哲學社會科學優勢,大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青年學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五融合’教學模式創新探索”獲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武漢大學校園裡,86歲的張祖勛院士仍堅守教學一線,由他和幾位院士聯手講授的大一專業基礎課“測繪學概論”已歷經27個年頭。武漢大學堅定推進高層次人才為本科生講授公共基礎課、大類平台課和專業必修課,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比率達到100%。

  武漢大學大力建設“人文社科經典導引”“自然科學經典導引”“中國精神導引”三大導引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優化“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等四大通識課模塊,具有武漢大學特色的通識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入夜,武漢大學大學生工程訓練與創新實踐中心燈火通明,學生們沉浸在科創項目中。學校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創新發展,開創弘毅學堂,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並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本科生培養方案之中,入選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以武漢大學在校學生為主體自主研發的微納衛星“啟明星一號”成功發射,令不少人贊嘆。

  把握關鍵要素,著力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體系,武漢大學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11個基礎學科入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獲批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82個、一流本科課程115門。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6日 04 版)

(責編:周雯、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