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竹山:深山小縣踏上低空賽道【5】

2025年06月26日09:00 |
小字號
湖北竹山:深山小縣踏上低空賽道【5】
湖北竹山:深山小縣踏上低空賽道【5】

仲夏竹山,引擎聲撕裂山間靜謐。6月10日,隨著兩架鑽石DA40型飛機穩穩降落在湖北竹山通用機場寬闊的跑道上,海南航空學校飛行員培訓基地正式落戶竹山。歷經四個多月的密集磋商,這座秦巴腹地的小城,迎來了低空經濟賽道上又一“引擎”。

自今年1月首飛以來,竹山通用機場已然成為區域低空經濟產業新增長極。短短數月,23家涵蓋航校、飛機檢測、科普研學等領域的航空企業在此落地生根,機場累計保障飛行3400余架次,飛行時長突破1830小時。在引擎轟鳴、銀鷹起降中,竹山,這個曾經閉塞的深山小縣,如今在“雲端”開辟出一條令人矚目的發展新航線。

破局 速度背后的招商攻堅戰

常住人口僅34萬的山城竹山,何以在低空經濟領域異軍突起?該縣機場辦主任周漢卿一語中的:“秘訣在於戰勝困難、鍥而不舍地招商。”

竹山通用機場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跡:2019年啟動選址,2023年11月竣工驗收,2024年1月試飛成功並轉入運營階段,成為湖北省第三個A1類通用機場。

“速度之快,全國少有。”周漢卿說,“該機場是我省第一個採用PPP模式建設的機場,通過招標,由西部機場集團承接,解決了建設資金難題。”

然而,建成只是起點,招商運營才是維系機場生命的“頭等大事”。“無法運營,投入幾億元的機場只能晒太陽。”周漢卿說,截至去年8月,隻有4家企業入駐機場,緊迫感沉甸甸地壓在招商團隊肩上。

越是困難越要迎難而上。周漢卿帶著招商團隊開啟了“全年三分之一時間在出差”的連軸轉模式,十余次奔赴北京、深圳、武漢、西安等地叩門招商。

智取 一張門票撬動千萬投資

今年1月,周漢卿在荊州之行途中,偶然看到當地剛開業不久的航天科技文化園宣傳視頻,立即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次日清晨,他與同事自掏腰包購票入園考察。該園的航模創客STEAM體驗中心、生存救護特訓中心等特色研學教室和長征五號火箭等大模型讓他們深感震撼,也點燃了合作的靈感火花。

隨后數月裡,周漢卿帶領招商團隊三赴荊州誠意溝通,終於迎來湖北志信覽天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的“橄欖枝”——投資1000萬元建設科普研學項目。但周漢卿敏銳判斷:“投資太少,達不到國家級研學基地標准。”憑借對項目前景的精准研判和對縣域潛力的深入分析,他們最終說服對方將投資追加至2000萬元。

然而,挑戰接踵而至。“研學基地建在哪裡?孩子們吃住怎麼辦?”“場館面積不夠布展怎麼辦?”面對一系列問題,竹山展現出“逢山開路”的決心。今年3月,與機場一牆之隔的臨空經濟產業園破土動工,幾棟服務大樓快速拔地而起。全部建成投用后,將滿足千余名研學人員日常需求。

問題在實干中被逐一破解,項目如春筍般接連落地。投資2.35億元的臨空產業園、2.8億元的低空物流產業園拔地而起,飛行主題民宿、航空科普基地、智能化倉儲中心等勾勒出完整的產業鏈圖景。

集聚 從單一機場到“雲端”生態圈

招商韌勁與前瞻布局,讓竹山低空經濟版圖不斷擴張。

2025年4月15日,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十堰市低空飛行器大型試驗基地在竹山通用機場正式啟用。該基地將有效填補湖北省在低空飛行器系統性試驗驗証領域的空白,並為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通航飛機等前沿技術研發、測試提供一流服務平台,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基地啟用現場,西北大學無人機檢測評價認証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竹山機場試驗區、西北通用航空協會竹山標准測試驗証基地、湖北省低空飛行培訓學校竹山分校等14個含金量高、科技含量足的機構平台揭牌成立,18家低空經濟企業與竹山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基地后續發展低空飛行器研發、制造、測試、驗証,促進低空經濟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助力低空經濟蓄勢騰飛提供堅強支撐。

如今,步入竹山通用機場停機坪,鳳凰飛行學院、湖北鴻萌、湖北楚天通航、海航駕校等企業展示的航空器整齊列陣。周漢卿透露,機場在今年“五一”前后迎來小高峰,每日起降超過50架次。更具裡程碑意義的是,漢南—十堰—竹山、竹山—宜昌短途客運航線即將開通,全縣人民“家門口打飛的”的夢想即將成為現實。

賦能 無人機撬動山區“最后一公裡”

竹山的低空經濟探索不止於機場之內,更深深嵌入民生脈絡。

清晨七點,竹山縣官渡鎮,群山間薄霧未散,湖北雲中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物流無人機已開始第三趟飛行。“50公斤載重、16分鐘15公裡”的運輸效率,讓處於海拔1000米的樓房溝村村民王大爺首次體會到“上午下單、下午收藥”的便利。

竹山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朱富江介紹,這條航線較傳統公路運輸節省時間近2小時。2024年10月,官渡鎮成為全省首個全域無人機寄遞物流試點。7條規劃航線覆蓋68個自然村,“鎮村互飛、村村中轉”的物流網絡正在形成。

“傳統物流進村,油費比運費貴3倍。”朱富江坦言,傳統物流進村“送一單虧一單”,而無人機不僅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更帶來意想不到的消費變革——樓房溝村快遞驛站日均發貨量增長45%,甚至催生了海鮮進山村。

竹山縣副縣長賀雲鬆介紹,今年新規劃的56條無人機航線將逐步落地,未來更有望開通竹山直達鄂州花湖機場的跨區域物流大通道。屆時,竹山的硒茶、竹筍、土雞等特色產品將插上騰飛的“翅膀”,用最快的速度“飛”到消費者餐桌上。湖北雲中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陳光旭表示:“未來3年,竹山山區物流成本將下降60%。”

筑夢 深山裡的“飛行搖籃”

盛夏清晨,站在竹山通用機場航站樓眺望,10余架訓練飛機沐浴著陽光。這座A1類通用機場已成為鄂西北重要的“飛行搖籃”。竹山通用機場綜合管理部經理郭宇介紹,機場已吸引7家航空公司入駐,共開展飛行駕照培訓、航空物探等12類業務。

航空運動同樣在此扎根。去年7至10月,國家跳傘隊和湖北隊在竹山集訓,並於當年10月斬獲世界造型跳傘錦標賽女子四人造型賽項亞軍,創下我國該項目歷史最佳戰績。主教練張宏偉盛贊竹山的氣候條件和空域環境是“得天獨厚的優勢”。2024年,竹山通用機場被正式授牌“湖北省航空運動訓練基地”。2025年11月,全國2025跳傘錦標賽也將在竹山通用機場開賽,屆時更會吸引全國各地航空運動愛好者親臨體驗。

如今,飛行夢想正悄然進入普通人的生活。施先生、劉先生成為家鄉航校首批學員。“過去,從沒想過能在家門口學開飛機。”施先生激動地說,“非常期待開著飛機在家鄉上空翱翔。”據統計,竹山航校培訓業務啟動以來,已累計飛行3096架次,時長超1600小時。鄰近的湖北楚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則開辟了跳傘體驗新賽道,2799元至6799元的活動套餐預訂火熱,訂單已排至三個月后。

“風”起低空,乘勢高飛。

從通用機場的引擎轟鳴到無人機的穿山越嶺,從跳傘基地的極限挑戰到馳騁藍天的平民夢想,竹山以其罕見的執行力與誠意,在秦巴群峰之上織就了一張生機勃勃的低空經濟網絡。這座鄂西小城不僅實現了航空基礎設施從無到有的跨越,更通過精准招商與創新應用讓低空經濟成為撬動山區發展的戰略支點。當竹山至宜昌的航班即將劃破長空,當官渡村民簽收無人機寄遞的新鮮海鮮包裹,竹山正以振翅之勢向世人証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翅膀,從不在意起點的海拔。(圖/文 董武、向繼華、余明明)

(責編:王郭驥、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