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恩施學院:讓學子搭乘通往理想職業的“高速快車”

2025年06月30日10:39 |
小字號
2025屆春季雙選會
2025屆春季雙選會

日前,湖北恩施學院交出了一份答卷:連續五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2024年共舉辦4次大型畢業生供需招聘會吸引近600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提供優質就業崗位12000余個,僅校園招聘會就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624人。在以特色產業學院訂單班為高質量就業保障的同時學校還結合學生的靈活需求開辦了考研卓越班、考公考編班、考証英才班、人社部技能培訓班等助力學生職業發展的通道。這所扎根恩施、輻射全國的新型應用型本科高校,正以“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和深度產教融合生態,重新定義地方高校的就業競爭力,為學子的職業發展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堅實道路。

精准定位: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的“同頻共振”

湖北恩施學院緊跟時代發展,洞悉“專業即競爭力”的發展邏輯,秉持“地方性、應用型、開放性”的辦學定位,構建了“社會適用—專業應用—產業合用—就業實用”的閉環生態。學校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將科技發展趨勢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動態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實施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在新興產業領域,學校主動適應以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增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缺專業,加快傳統專業數字化改造。學校開設了人工智能、醫學檢驗技術(智能醫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通信工程、網絡與新媒體等前沿專業,將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先進技術植入課堂教學過程。這種“與時俱進”的專業建設思路,確保了畢業生技能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讓“高質量就業”成為常態。

在傳統專業領域,學校依托恩施州豐富的地方資源,與湖北一紅一綠茶業科技集團共建特色硒茶學院,培養了大批鄉村振興技能人才。據統計,學校已向武漢、杭州、上海、北京等地輸送茶藝師2000余名,帶動就業崗位3萬余個,成為武陵山區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

在科技創新方面,學校研發的適應山區地形的採茶機器人系統已成功應用於當地茶產業,未來將有效解決了採茶季用工難、人力成本高等問題,該成果在多次競賽中屢獲殊榮。

產教融合:構建“八雙育人”的校企協同生態

湖北恩施學院創新性地構建了“四個合作”(合作育人、合作辦學、合作就業、合作發展)、“五位融合”(政府部門、學校、產業學院、行企、研究院所)、“五鏈互聯”(引導鏈、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八雙育人”的產業學院辦學模式。這一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校企合作中“融而不合、合而不實、實而不強”的局面,打開了全過程、全方位、全周期的“雙動”引擎,讓教育真正“活”了起來、“實”了起來、“強”了起來,也讓就業質量“穩”了起來、“高”了起來。

學校與華為、中軟國際等企業深度合作,共建了8個產業學院﹔與恩施市中心醫院等共建3所附屬醫院﹔與恩施州中心醫院、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等共建6所臨床學院﹔與恩施州衛健委等合作共建4個醫學人才定向培養基地。這種多元協同的辦學格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平台和就業通道。

學校積極響應“校長書記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聚焦人才培養、實習就業、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領域,面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一體化發展和省內重要行業和企業等開展就業市場調研,不斷推進“校地合作、校產合作、校企合作”的實踐育人平台建設,開展常態化合作互訪,拓展就業新空間,面對就業工作的新形勢,學校積極主動開拓了重點企業、知名企業300余家,為畢業生增設了4000多個高質量實習、就業崗位。同時學校將繼續依托湖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恩施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多場畢業生專項招聘活動,2025年計劃累積邀請涵蓋科技、醫療、財務、文旅、法律、金融、傳媒、互聯網等領域優質用人單位800家以上,來學校開展專項招聘活動,預計將為畢業生提供15000余個優質就業崗位。

該校校長馬鳳余表示:“舉辦招聘會是學校落實畢業生就業的關鍵行動、是促進學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邀請企業到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校園招聘,多元化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搭建起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雙向溝通平台,為學校畢業生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就業機會。”

全鏈條培養:從入學到就業的“精准導航”

湖北恩施學院堅持“最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恪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職業成就和人生幸福”的初心使命,創建了“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的職業發展前置,與企業所需、行業趨勢、區域現狀緊密相連。學校通過“創新前期趨同、后期轉化、產教融合、卓越培養、專項實習、精准就業”的培養路徑,利用OBE人才培養模式,將人才培養定向化、專業化、復合化、實用化,實現從“入學”到“就業”的無縫銜接,提升學生高質量就業競爭力。

在課程體系方面,學校重構了“技、崗、課、証、賽、思”融合的課程體系,推動課堂革新,打造高階課堂、精彩課堂、名師課堂、實踐課堂、學思結合課堂。採用“TBL(團隊式教學)+PBL(項目式教學)+CBL(案例式教學)”的“三軌”混合式教學方法,構建情境式教學場景,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在實踐教學方面,學校擁有300+重點實習實訓基地,每年為學生提供6000+實習就業崗位。通過“專項實習”環節,學生能夠深入企業一線,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大大提升了就業競爭力。學校還實施“卓越人才培養”工程,以卓越班、英才班為培養模式,集中優質教學資源,實現學生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

在就業服務方面,學校打造了高規格的“智慧化職業發展中心”,提供智能簡歷優化、AI模擬面試、筆試優化、職業測評、AI就業系統大數據崗位推薦等前沿手段,學校不僅大幅提高了畢業生求職效率,更推動了個性化職業規劃與高質量就業的深度融合。在2024屆畢業生大型供需見面會上,學校不僅設置了傳統的企業招聘專區,還特別增設了征兵服務專區、國際留學服務專區、海外帶薪實踐專區以及簡歷服務咨詢專區,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服務,滿足不同學子的就業發展需求。

除此之外,從大學第一課起學校就不斷鼓勵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增強就業信心,積極把握機會,勇敢邁出就業第一步,追求更美好的職業成就和發展。這種全方位的就業支持體系,使得湖北恩施學院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始終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

多元成才:五萬余名學子的精彩人生路

湖北恩施學院自辦學以來,已累計為社會培養5萬余名應用型人才。這些畢業生中,有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優秀學子,有扎根基層、支邊戍邊的基層奉獻者,還有創業成功人士。他們用自己的職業成就,生動詮釋了學校“讓每一位學生獲得職業成就和人生幸福”的教育使命。

在科技創新領域,學校培養的荊楚工匠、湖北省技術能手等高端技能人才正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茶產業領域,學校輸送的2000余名茶藝師已成為傳播恩施硒茶文化的重要力量﹔在醫療衛生領域,學校與多家三甲醫院等醫療機構合作培養的醫學人才正守護著武陵山區人民的健康。

湖北恩施學院將以“讓每一位學生獲得職業成就和人生幸福”為使命,緊密圍繞創新發展和特色發展兩大核心主題。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引領,舉“數字”旗、打“健康”牌,凸顯“民族”特色,走高質量應用型發展之路,致力於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的新型應用型大學。

從世界500強企業到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從科技創新前沿到傳統產業升級,湖北恩施學院的畢業生正在各個領域書寫著自己的職業傳奇。這所堅持“高質量就業是立校之本”的高校,近五年來用95.52%的就業率向社會証明: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應用型高校同樣能夠培養出備受市場青睞的優秀人才,地方高校學子同樣可以擁有搭乘通往理想職業的高速快車。(文/陸玲 於超 圖/田瑞)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周雯、榮先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